在省市黨建示範點典型交流會議上的發言

(二)著意“兩個核心二合一”,解決“靠邊站”問題

做好工作,“領頭雁”是關鍵。董事會、總經理層是企業當然的領導核心,黨組織是其政治核心。因而,如果兩個核心合二為一,劃上一個同心圓,作用發揮則更為明顯,機制更為順暢,關係更為協調。因此,我們主張總支書記、總經理“兩個老總一身兼”,從而實現“雙強”目標的“兩場芝麻一場打”。這樣,更便於發揮領導作用,便於溝通協調、組織人力財力。

實踐印證,黨組織的政治核心與領導核心的“合心”, “兩手成一手”,黨企疊加成“同心圓”,才可同心合力,才能切實解決“二元化”與“邊緣化”問題,不斷發揮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有效促進企業生產發展和經營管理,以“六好”來實現“雙強”。我們的7家非公經濟黨組織書記,僅有2家由常務副總擔任,其他均為“雙料老總”,為主動作為、積極有為夯實了堅實的領導保障與組織保證。

(三)著力“互促互為”,解決“兩不沾”問題

一是,黨務商務的“互促互進”。通過“雙培”政治性引導,通過黨建文化薰陶,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雙強互促”,把政治資源、思想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人力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與思想基礎。活動內容上,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相結合,側重解決商貿服務的難點熱點;方式上,通過“靈活、務實、有效”的黨建活動,多渠道、多形式,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二是,黨企文化的“互為雙贏”。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具有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功效,對外能奪聲造勢,對內能強身健體;黨建文化無疑又為企業文化、為思想政治工作鼓足“精氣神”,順勢形成融會貫通、共建雙贏的“一體化”格局。因此,近年來,我提出了“一拖二”的黨建文化格局,主張“黨旗紅”作為企業文化的主題色,對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發揮“一箭雙鵰”的引領作用。近年來,非公經濟黨組織通過瞻仰革命故居、開設道德講堂、環城長跑比賽,通過開展“奪紅旗、爭先鋒”、千人簽名、職工文藝調研,通過卡拉ok大賽、演講比賽、徵文大賽等活動,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提升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著手魅力黨建,解決“形而上”“關門主義”問題

針對黨組織與黨員特點,務實創新、行之有效地策劃設計一些主題宣教(學教)與主題實踐活動,無疑是推進“動態黨建、活力黨建、魅力黨建”的有效途徑,既為黨的工作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也豐富了企業文化和政治生活,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特色與精神風範。

一是主題宣教活動。除了不定期活動外,每年均以慶祝黨的華誕為契機,組織策劃一些主題鮮明、巧妙獨特的群體性文化活動。譬如,巧妙靈活、新穎風趣的黨的知識競賽活動,促進了黨務幹部與黨員,對黨務黨史的溫習與掌握;“感悟感言(感悟科學發展,感言崗位風範)”主題演講與“雙學雙比(學理論、比實踐,學黨章、比奉獻)”主題徵文,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與理解;“敢做·敢當(敢做先鋒事、敢當先鋒人)”主題演講,促進了黨員幹部創先爭優的思想實踐熱潮。去年“七一”前夕,精心策劃了“中國夢·我的夢”主題宣講活動。今年七一前,開展了 “頌歌獻給黨”•紅色經典詩篇朗誦會,分艱苦革命、卓越鬥爭與勝利崛起、偉大復興四個主題篇章,通過獨特的語言藝術,演繹了當近現代的22首紅色經典詩(詞)篇,彰顯了典型的教育意義與鮮明的時代精神。

二是主題實踐活動。近年來,我們提出了“黨員就是服務員,支部就是服務部”的崗位服務理念,通過櫃組先鋒崗、門店示範崗、創星奪徽,通過“三知”教育實踐、亮身份、廣場志願者,通過義務獻血、賑災捐助、交“特殊黨費”,在崗位實踐中,激發了黨員創先爭優的愛崗敬業熱潮,展露了黨員的魅力風采。

三是主題教育創新載體。去年3月,利用半年時間,在全體黨員(包括非黨的中層幹部以上)中,倡導“三知(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大討論學習教育活動,以“知足者常樂,知不足者常省、不知足者常進”為主題,以三次黨課、三次大討論、三項主題徵文為核心,部署了學習思考、全面認知,分析檢查、認知不足,整改提升、改進不足三個環節,在兩家示範點得以有效開展,達到了預期的思想教育效果。

四是專題報告講座。關於黨的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三知”學教、民眾路線等各項思想理論,我在非公經濟黨組織開展了累計不少於20場的專題宣講報告會。力求以獨特的視角、鮮明的觀點與巧妙的語言,理論聯繫實際,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對思想理論進行了獨到務實的詮釋與拓展。與會者普遍反映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轉變了普遍存在的“乾巴巴講理論、眼巴巴等下課”的一貫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