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期家長會發言要點

叛逆期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生理上的成熟使他們誤認為自己心理上也成熟了,這個時候,你要一方面對他講“心理成熟是閱歷的問題,而生理成熟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另一方面,你要注意別垂直領導他們,要在側上方引導他們。在半師半友的狀態走進他們的心裡。

因此,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想,一是要感恩孩子:因為孩子把不良情緒給了我們父母,而沒有給別人——老師和同學,這是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和依賴,總比反過來好的多!二是孩子只是痛快痛快嘴,就默默的由他去。三,若是孩子的負面情緒中有原則性的東西,家長要寸步不讓,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不行的事”,這會形成家風!

3.正視考試成績的起伏,多請出“第三者”來說話。

成績起伏是最正常不過的事。犯錯難免,關鍵是要“不二過”,幫助犯錯的學生分析錯誤,總結教訓,這就是享受錯誤。若使學生僅僅產生一味的反悔、懊惱等等情緒,則是失敗的表現。幾次挫折感,優等生也會變成差生。——鼓勵孩子享受失敗。

①考試的目的無非就是查漏補缺、學習狀態的檢閱、心理素質的磨練。高三以考代練、以考代教、以考代學的現象很普遍。但是,上高中是追求完美的結果,不是為了完美的過程。因此,必須知道平常的考試和聯考是“零關係“,所以也就別為了孩子考試的一次失利而大動干戈。

但是,孩子平時考試的失利,恰恰是家長、學生和老師的良機。比如,數學在聯考中就考察128個知識點。平時考試的失利正好能反映出那個知識點薄弱,要“從源頭上補足”,如二次函式就得上溯到初三。利用改錯的機會,補足知識的不足。因此,聯考前考試失利是可喜可賀的事兒,此其一。

其二,沒考好和沒學好是兩個概念。學生、家長都要檢驗一下自己的最近的狀態如何。尤其是學生,是否在良好的狀態下學習?要適時調整。

其三,考試是考察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基礎能力。其中所謂的基礎技能就是“考試熟練工”的問題,也就是心手合作的關係。哪些步驟丟分、書寫錯誤等等,都屬於這方面的問題。要通過平時的考試,使學生成為“考試熟練工”。這也是種能力。

其四,不經歷磨難的孩子長不大。現在的孩子除了考試的磨難可能就沒有什麼磨難了,因此幫助孩子正視考試的挫折,讓孩子因為挫折而沉澱下堅強的成功的基礎。

讓孩子知道: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別人的尊重,才是尊嚴!

因此,家長要“備課”,做好每次孩子考試後“哭和笑”的準備。要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比如,有的家長關心孩子,考前對孩子說:“明天考試了,趕緊睡吧。”看似關愛,實際上造成了孩子的緊張,應該說:“孩子,放心的睡覺,明天我叫你!”

②其他 聯考題的難度比是3:5:2,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分數(如數學得120分)是白送的,難題需要通過競賽題來提升能力,僅僅滿足課本知識,也就是“二本”水平,畢業後會加入到浩浩蕩蕩的“失業大軍”隊伍中去。但是,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通過自己努力考上大學卻不是困難。

三、結  語

總之,聯考前的家長應該明確主要矛盾,用心履行責任,為孩子保駕護航。

這僅僅是我理想性的想法,我本人能否做好、甚至能否做到都是問題,僅僅是以求教的心態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