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發言稿

三是真情誘導。老師真情誘導是學生好好學習的主要條件,學生的積極性關鍵在於老師調動。對此,我校教導處每周確定一個主題,給學生提出的口號是“一天一點小變化,一周一個大變化,允許反覆,不允許下滑”。即讓學生在學校里每天都有所收穫,根據青少年的特點,可能有習慣反覆,這屬於正常現象,但不允許沾染不良習慣。這些都得靠老師從平時、從細處著手培養。說著容易,做著難,這就需要長效機制,老師首先要養成始終如一,表里如一的表率習慣。

四是循序漸進。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教學是個持久而又規律性很強的細活,我們根據學校實情,探索教改之路,分四步走---練膽、增信、導思、助學。

練膽---鍛鍊老師和學生敢於在公開場所大膽發言的膽量。說實話,偏遠農村學校老師幾乎沒有幾人直面過領導,偶爾遇見,詞不達意,無所適從;學生面對眾人更是臉發紅,不敢說話。故而,開會時,力爭每位同志都講話;課堂上,爭取每位同學都表現。

增信---增強老師、學生的自信和必勝信念。不少老師總是有身在農村低人一等,做什麼事總覺得不如別人的感受;學生也有“我學不好了,我不能跟別人比”的自卑心理,這也許是農村學校存在的普遍現象。對此,要樹立老師和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思想觀念。

導思---引導學生思考,點撥學生質疑。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其解答,然後給一個“標準”答案,學生被動地接受。現在要引導學生自行閱讀文本,從討論中產生問題,合作探究,自己解決問題,從其過程中獲取知識。

助學---幫助學生學習,老師只是主導者、參與者。古語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所以,老師只告訴學生怎樣學就可以了,不要什麼問題都包辦代替,不要總感覺得學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要給性格不一的學生定框框,致使大多數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不能夠自主地、愉快地學習。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愉快地學習,學生就會願意學、喜歡學,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為他們能夠“活到老、學到老”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一年來的摸索,我們並沒有照搬杜郎口模式,而是根據學生在校時間短,沒有晚自習的實際,形成了課前下發學案,課堂展示綜合反饋的“1+1”模式,對於文科、理科都很適合。

這一年來的課改實驗顯示,我們所走的路子是對的。課堂上,學生都動了起來,敢於發言的人多了,積極動手、動腦的多了;不願意參與活動的人少了,無所事事的人少了,逃學、曠課的人沒有了。通過課改實驗,鍛鍊了整支隊伍,成就了一批人才,向李xx、李xx、王xx、張xx、趙xx、朱xx、周xx、時xx等同志;有的成為市級教壇新星,有的成為課改的骨幹教師。上期,區教育局和中心學校的檢測評比,我校七、八年級同學科積極課改班平均分能高出非積極課改班6分之多,也能說明教學改革的效果。為此,區教育局、鎮中心學校多次肯定了我校的課改工作,不少兄弟學校先後前來我校交流課改工作,對我校的課改做法都給予了認可。

教學改革又給了我們新的希望,本學期之初,我們學校整合後,新一屆領導班子又擬定了新的五年規劃:力爭把我校創辦成為“xx區三義九年一貫制寄宿式示範學校”、“xx市農村薄弱學校課改示範校”。

當然,我們也深深懂得,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新課堂,挑戰無處不在,困惑無處不在,問題無處不在。比如:學生學習基礎差異較大,使小組合作學習舉步維艱,國小部老師老齡化,年齡較長者65歲,平均年齡52.6歲。無專業教師引領,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等等,都是我校在今後的課改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挑戰與機遇並存,抓機遇,促發展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各位同仁,教育作為我們終生從事的事業,我們就應該群策群力,攜手共進,創新工作,使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創設出更加美好的教學改革的春天。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一村一品”推進現場會發言稿
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現場會講話稿
現場會發言材料
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現場會上的發言
燈謎教學交流現場會發言稿
公共圖書館鄉鎮分館建設現場會發言稿
組織部長在全縣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
在區市場、疏導點管理現場會上的發言
在全市目標管理考核工作現場會議上的發言
在全縣三求文化惠農工程建設現場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