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獎頒獎儀式發言稿

文藝評論家協會的同志發言,可能沒有作家協會的同志發言那么動聽,因為他們往往喜歡藝術加工,而文藝評論家協會像我這樣的個別同志常常喜歡吹毛求疵,雞蛋裡面挑骨頭。文藝評論不好搞,搞好不容易。所以這次xx周末文藝獎文藝評論只有一篇作品。xx總書記對文藝評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鑑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所以,我作為文藝評論家協會的代表在這裡發言,那肯定是批評的話比表揚的話多,無情的話比多情的話多。不過,說的都是真話,講道理的話,也是願意接受批評的話。

這次有27件作品獲第三屆xx周末文藝獎。體裁包括小說、特稿、詩歌、散文、攝影、書法、美術、雜文、評論等。還專門設了一個青少年類的獎項。這充分體現了主辦者對xx文藝未來的關心。文藝事業是需要鼓勵的事業。我們看這個“獎”字就很有意思。上面左邊一個“壯”的半邊,右邊一個“夕”字,下面一個“大”,這就是告訴我們青壯年人,要壯心不已,只爭朝夕,寫出大氣的作品,才能獲獎。

文聯和報社這個評獎活動的意義也就在這裡。

從這次獲獎的作品來看,文學作品占的份量要重一些,藝術的種類還不夠全。當然,文學藝術本身是一個整體,是相互聯繫的,有很多共性。文學是語言藝術,藝術是形象的語言。文學的“文”總是和“文化”、“文明”、“文人”等連在一起的。藝術的“藝”繁體字“藝”從艸,從埶(yi),一邊是土,一邊是手, “埶雲”意為“高地上種植騰出的雲彩”。看起來是用手在土地里種草,這草又長在雲彩之上,這個意象看起來就富有詩意。這就是說,文藝創作要接地氣,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一直在做這樣的探索和努力。

無論從創作隊伍,創作氛圍,創作環境,還是創作數量,廣安文藝都稱得上繁榮。但似乎總還缺少一點什麼。到底缺少什麼呢?

首先,我想說,我們缺少的不是文藝作品,而是文藝精品。也就是有數量,缺質量。市本級和區市縣文藝團體都有自己的文藝刊物,有的地方還有幾種,發的數量不少,質量也在不斷提高,還有不少個人專集。但,還是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我們都在期待有更多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作品。什麼是精品?xx同志講,“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這次評獎活動有兩個獎項都缺一等獎,有的種類直至未設獎,正是體現了寧缺毋濫理念,更加注重了對質量的要求。

我還想說,我們缺少的不是廣安元素,而是廣安特色。近年來,廣安人寫廣安的作品多了,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也是一個好的現象。越是民族的,越是人類的,越有地域特點,越能突破地域。《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大阪城的姑娘》、《人說山西好風光》、《瀏陽河》、《青藏高原》等等,是地方的歌聲,也是世界的鏇律。油畫和歌曲《父親》表現的都是一個人的父親,但同時,也是天下人的父親。我們注意到這次獲得等級獎的作品,特別是一、二等獎的作品,如《蘭渝鐵路,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xx老城記憶》、《廣安石趣》等都是一目了然的廣安題材,既有廣安元素,又體現了廣安特色。這也體現了本次評獎活動的導向。廣安正在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市雙擁辦要組織一個以“小平故里雙擁情”為主體的攝影展,參展作品將由市雙擁辦永久珍藏和推薦參加上一級展覽。這是一個公益活動,也正因為如此,更能體現攝影家的氣質、情操和精神境界,希望廣大攝影愛好者深入生活,多接地氣,多捕捉小平家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閃光點和興奮點,多拍攝令人心動的、具有廣安特色的精品。獲獎文藝評論《愛滿人間》評論的是廣安作者的作品,作者評論的《愛的律動》這本書中大部分作品都在《xx文藝》、《xx周末》等發表過,評論和評論的作品都有很深的xx情結。希望xx的文藝評論工作者更多地關注xx本土的文藝作品。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創作多提建設性意見。推動文藝創作和文藝評論相互砥礪、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最後,我要說,我們缺少的不是創作技巧,而是創作源泉。無論是小說、特稿、詩歌、散文、雜文、評論,還是攝影、書法、美術,我們缺少的不是表現手法,最基本的技巧大家都掌握了,有的還很老練,有的還有創新。但有的作品為了表現而表現,有無病呻吟的嫌疑。有一個詩人對我講,詩歌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只要有一個人在讀,就體現了價值。即使現在一個讀者都沒有,未來有人讀也有價值。也就是說,這些雲裡霧裡的作品是寫給未來的。這種境界我們一時半會還達不到。我每次寫幾句詩,首先給愛人和孩子們讀,他們覺得可以,心裡才有底。至少有三個以上讀者嘛。習總書記要求文藝工作者把握人民需要,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鏇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人民才是我們創作的源泉和老師。所以,我們文藝工作者要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發現和傳遞真善美,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這次獲獎的作者很多都是業餘作者,他們本身來自於人民,他們善於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如散文詩《在鄉下過年》、散文《界碑》、詩歌《老爸的酒》、雜文《論夫妻吵架》等,僅從標題看,就能感覺到濃厚的生活氣息以及對生活細微的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