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管理促進計畫啟動儀式發言稿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下午好!

風險交流和社會共治,現在都成了食品安全領域的高頻熱詞,二者結伴出行,更加引人注目,隨時隨地彰顯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這是好事情,好開端,我就接著大家講的繼續講,不少內容應該是許多專家觀點的重複,只能理解為在萬事開頭難時,不同場合不同發言的重複,也是一種有效的交流。

兩年前的六月間,也就是XX年6月5日,在《全國食品藥品安全和監管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汪xx副總理提出食品安全需要構建社會共治格局,之後的《食品安全法》中,“社會共治”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個基本原則。關於共治的這一點已經達成廣泛共識,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是有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好辦法新思路,可以理解為在新一屆政府進行大刀闊斧行政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在食品安全領域,小政府大社會,簡政放權,培育社會主體活力的決心。

美國環保署首任署長威廉·盧克希斯,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風險交流這個詞。國際通行的食品風險分析框架由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交流三部分組成。關於風險交流,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明確指出,“風險交流是在風險分析全過程中,風險評估人員、風險管理人員、消費者、企業、學術界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就某項風險、風險所涉及的因素和風險認知相互交換信息和意見的過程,內容包括風險評估結果的解釋和風險管理決策的依據。”食品安全風險交流,順理成章,是實施風險管理的先決條件,是正確理解風險和規避風險的重要手段。

社會共治和風險交流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得益彰的關係。先來看看共治和交流的主體問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主體和風險交流的主體是契合一致的,包括生產者,監管者,行業協會、公共媒體、消費者、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專家學者、商業保險機構等主體。風險交流先行一步,夯實社會共治的基礎,在共識的前提下促進共治,所謂共,是勁往一個方向使,心往一個方向想,充分有效的交流才有可能形成積極的合力,共同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同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社會共治背景下的風險交流的重要性,各位在座專家學者都有過精彩論述,在這裡不再贅述。今天我重點講一下,社會共治背景下風險交流面臨的挑戰。

首先,毋庸諱言,如前所述,風險交流這個理念,在國外已經發端並實施了快半個世紀了,我們才剛剛起步,雖說有後發優勢,但畢竟是剛剛開始。

從理論層面看,我國關於風險交流的研究狀況,依然停留在引進外國研究成果的水平,還是簡單的拿來主義。當然,“拿來”是當下進步所必須的重要途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總比閉門造車來得更加快捷有效。借鑑別人的經驗,吸取別人的教訓那就會少走很多彎路,從而事半功倍。風險交流的“拿來主義”,我以為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與外界聯繫的一種體現形式,因為拿來的這個風險交流的理念,是世界潮流,是大勢所趨,通過“拿來”,了解和跟隨了世界食品安全發展的大方向和需求。

在“拿來”之後如何對這個理論進行本土化的升級創新,這是當前一個重要問題。把拿來的,消化升華成自己的東西,不能總是停留在鸚鵡學舌的層面。現在我們有中國特色的風險交流面臨的困境,但缺乏有中國特色的風險交流的理論指導。理論的匱乏必定會帶來方法的困惑,不過理論的匱乏是可以在理論工作者的埋頭苦學之後迎頭趕上的,缺了就補,缺哪補哪。千萬里,我在追尋著你,到底你好在哪裡?追尋是必須的,好也是達成共識的,但是如何把風險交流落到實處,實現社會共治,通過風險交流解決社會共治的需求,通過社會共治從而解決食品安全,這才是重中之重。

說到風險交流的理論,常常因為理論兩個字,就讓人產生望而卻步的緊張。但是今天我作為學院派來做這個發言,就還是多說點形而上吧。當風險交流的在場性、不確定性、價值性等特徵,以及拿來主義的風險交流理論,和實踐中的感知不相契合甚至是相互牴觸時,理論無用的認識就是自然而然擋不住的了,緊接著就是實踐與理論更加漸行漸遠。一方面,可能在實踐中對風險交流理論充滿敬畏和懷疑,另一方面,面對中國特色紛繁複雜的風險交流的一團亂麻,無能為力,無助與焦慮都會陷入理論匱乏的困境 。其實,無非是有些水土不服,喝上幾劑湯藥,就有望藥到病除。當然,這是對食品安全科研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機遇,把握機會,痛下苦功,紙上談兵要做足,低頭向下看也不含糊,就能化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