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財務管理之建議(會議紀要)

二是把招投標業務範圍覆蓋到村。對村級集體投資在2萬元以上(含2萬元)的工程建設項目,對村級集體投資3000元以上(含3000元)的自行採購項目,對出讓標的1000元以上的、對外承租標的3000元以上的固定資產,對總額5000元以上的村級集體資產資源經營股份,全部要求進入鄉鎮招標投標中心交易。

三是把招投標民主決策權交給民眾。堅持“以村為主,民眾參與”的原則,把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寓於村級資產資源經營處置招投標工作全過程之中,堅持嚴把“四關”:一是嚴把項目立項關。村級集體小型工程建設和資產資源經營處置招投標活動,實行村黨支部提議、“兩委會”商議、勤廉督導員參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戶代表會議表議,決定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的“五議三公開”民主決策機制。凡是達到一定規模的農村集體工程和公共資產資源經營管理項目,必須經過集體民主決策程式,方可立項並確立標底。二是嚴把過程監督關。建立招投標社會監督員制度,在村民代表、黨員、紀檢小組中選出村級監督員,讓他們零距離接觸招投標活動,參加資格預審、開標、評標、定標等關鍵程式,進行全程監督。三是嚴把契約簽訂關。村民代表出席簽訂正式契約,按照簡明規範、易於操作、便於評標的原則,全縣村極集體小型工程建設和資產資源經營處置招標活動的招投標實行統一的文書格式。積極開展契約鑑證,三年來,對131宗顯失公平、農民反映強烈的契約依法進行改簽。四是嚴把工程質量驗收關。村民代表參加所有在建工程項目實施實地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近年來,我縣通過持續有效地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一是推進了源頭治腐,規範了幹部行為。實行農村“三資”監管代理服務後,村級財務收支、審批手續逐步規範,財務運行、資金運用透明度不斷增強,從制度上防止了村幹部違反財經紀律、揮霍浪費、侵占集體資金等行為的發生。xx年,各鄉鎮“三資”監管代理中心拒付不合規開支400多筆,涉及金額100多萬元;全縣共查處農村集體經濟案件31起,退賠金額121萬元。二是強化了“三資”管理,提高了“三資”使用效率。通過清理,銜接和延續了村級財務賬目,確保了村級財務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公正性;通過公開處置,增加了集體收入。截止今年6月底,全縣辦理村級招投標項目287宗,標的額4432萬元,為集體經濟增加收467萬元,節約支出496萬元。xx年我縣通過實行“雙代管”和招投標,規範村級收支行為,總計化解村級債務2500萬元,減少非生產性開支800萬元。三是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促進了社會和諧。“三資”管理進一步理順了農村經濟秩序,給了民眾一個明白,還了幹部一個清白,民眾的參與度不斷提高,村級事務透明度日益增強,乾群互動更加融洽。“宗族房頭”、“惡人治村”等一些困擾農村發展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涉農信訪量明顯減少,xx年涉農上訪的批次與xx年相比下降了67.8%。“三資”管理工作得到了民眾的普遍理解和擁護,繼xx年全縣“三資”清理之後,在xx年村級換屆選舉中,全縣獲連選連任的村支部書記比例達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