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外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伴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音樂課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進,新的音樂課程,新的教學理念像是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每個校園,吹動了每個音樂教師的心弦,給基礎音樂教育帶來了嶄新的變化,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礎。國小音樂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而學生課外音樂活動,是音樂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現狀分析:

本校地處城、鄉交界,學生生源基礎不一,音樂素質參差不齊,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指導今後的音樂教學工作,實施音樂新課程,更好的參與音樂教學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健康的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實施原則:

在開展各類課外音樂活動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課外音樂活動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要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與配合,如師資、設備、場地等。課外活動的內容安排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等特點。

第二、課外音樂活動要做到技、情、趣統一。活動內容要豐富,活動形式要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要使學生在參與課外音樂活動中,在藝術實踐中體驗音樂美感,將知識、技能更好地轉化為表現音樂的能力。要使學生通過課外音樂活動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

第三、課外音樂活動要堅持民眾性與自願性原則。要讓學生認識到參加課外音樂活動的意義,儘量讓更多的學生參加課外音樂活動,但必須堅持自願參加的原則。

第四、開展各項課外音樂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並且要有計畫,有要求,以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規範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內容、形式及

管理制度,制定各類表格,加強學校文藝傳統建設,增添活動用品、器材。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模式,確定學校的文藝特色項目,並建立學生課外活動組織體系。

第三階段:將前階段的活動模式繼續完善,進一步加強活動的內涵建設。

五、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

集體活動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級的集中活動。其特點是規模大、人數多、地點集中,活動時間、內容便於統一安排,能夠做到統一領導,督促檢查,相互促進。

分組活動是指以班級、興趣小組等為單位活動。分組活動規模小、人數少,地點可以分散,方式靈活,便於主題化、特色化、系列化。

【範例】------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使學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陽光下、在操場上體驗活動的樂趣,調動師生積極向上的熱情,展現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動學校特色建設(風雲在握、彩練當空)的良性發展,為學校增添活力。同時也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融育智、育德於健體習藝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對體育和藝術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根據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實施中國小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通知精神,特啟動“塘市國小‘體藝2+1,快樂大課間’活動”。

二、內容和形式

1.根據我校場地小,學生多的特點,大課間活動內容為:有利於健康的遊戲、集體舞、器械活動和趣味體育活動、器樂演奏、棋類比賽、歌詠等,將藝術、體育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