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研活動方案

為了活躍教研氛圍,提高教育教學效益,並充分利用學校教師資源,激發教師學習、研究和改革的積極性,促進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結合我校關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關教研安排,特組織此次初一年段班主任開展茉莉飄香----我和我學生的故事主題教研活動。

一、 活動主題

本次教研活動,旨在讓教師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精彩的故事呈現給其他的教師,突出教師對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時讓教師的才能等到展示,教師的智慧得到共享,教師的工作得到了解,讓教師間獲得最大的交流與溝通。同時也想改變以往教研活動刻板和嚴肅,讓教師在輕鬆和愉悅中獲得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思想,啟迪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 活動對象:初一班主任

三、 活動時間:2024年3月31日

四、 活動要求: 1、故事必須是教師親自經歷的。

2、故事的講述時間是3—5鍾。

3、講述過的故事必須創作出一篇教學案例。

五、 活動安排:

(一)活動發動階段:2024年3月19日召開初一班主任會議,布置有關事宜讓教師做好準備工作。

(二)活動實施階段:

【範例】

集體教研是我校的優良傳統,其優點是博採眾人之長,發揮集體智慧,群體育人。就教師而言,可促進教師進行學術研究;使青年教師傳承優秀學校文化;形成良好的

師德師風和敬業愛崗的優秀品質;系統掌握學科知識結構和章節知識體系,準確把握《大綱》與《考綱》,落實教學環節,合理把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有的放矢、優質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高教學質量,進而快速成為教學骨幹。

一、活動背景

為深入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規範教學過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和校本教研質效,從而達成教師間教學智慧,教學資源共享,促進教師間的合作交流,整體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把我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提升到新的檔次與水平,經校委會研究決定,我校本學期將重點開展滲透“課堂學案”理念的常態課研究系列活動,努力探索出具有農村中學特色的常態課教學模式,打造全市一流農村中學教育教學品牌。

二、活動主題

貫徹“尊重教育”理念,探索常態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教研質效,打造永中教育品牌。

三、活動目標

1、推進尊重教育的實施;

2、抓好常態課研究,規範教師教學行為;

3、提高每一節的教學質效,為每一位學生髮展服務;

4、診斷常態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

5、搭建教師展示平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四、教研活動的內容

1、研究教學內容和目標:包括基礎知識及章節知識體系,章節知識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兩綱”中的地位;通過教學應當實現的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途徑;知識考點及中考命題方式,課堂教學應該達到的深度和廣度;補充的閱讀教材、作業評講、目標檢測等。

2、研究教法與學法:研究每個單元的課時劃分及每課時的起止內容;研究每節課的授課方法、重難點的突破策略、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典型問題的剖析與縱橫延伸,方法技巧的梳理歸納;對學生思維盲點和易錯之處的把握,研究學科學法。

3、開展業務學習:學習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及課改理論,學習名優教師的治學風格與教育藝術,傳達學校有關精神。

4、開展學科立項課題的研究,接受校本培訓,研究學情與教情。

五、 教研活動的要求

1)、“四統一”:即統一思想、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記錄。積極認真開展好教研活動,於公於私都是一件大好事。要求全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