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主管委派制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對所屬二級單位的財務管理,理順學校財務與二級單位財務的關係,健全二級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管理機制,推進學校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央、省、市有關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訂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會計主管委派制是指獨立核算二級單位財務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由學校委派,並實行統一調配、統一管理的制度。

第三條  學校財務處作為學校的一級財務機構,代表學校統一管理全校財務會計工作,並負責全校二級單位財務會計主管人員的委派和會計人員的業務指導與培訓。

第四條  實行會計主管委派制須堅持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不變、會計人員法律責任不變與會計財務隸屬關係不變的原則。

第二章  會計主管的任職資格

第五條  會計主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和較好的思想素質,能正確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本職工作,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原則性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敬業精神。

(二)具有較全面的財會專業理論知識,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制度,能獨立完成工作計畫和總結,並能提出分管業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三)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指導派駐單位開展會計工作。

(四)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五)無違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制度等違法違紀行為。

第三章  會計主管的管理

第六條  會計主管實行崗位聘任制。聘用期一般為1-3年,會計主管在同一單位不得連任。

第七條  會計主管實行定期交流輪崗制度。會計主管應根據需要有計畫地進行交流或輪崗,對不服從交流輪崗決定的主管,就地免職。

第八條  會計主管實行迴避制度。凡與所派單位領導有親屬關係的,不得派往該單位任職。

第九條  委派的會計主管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報告制度。會計主管應向學校財務主管部門匯報如下事項:

(一)派駐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執行情況;

(二)派駐單位預算和財務收支的計畫執行情況;

(三)派駐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

(四)派駐單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

(五)派駐單位帳戶設定情況和銀行存款使用情況;

(六)派駐單位收費和票據使用情況;

(七)其它履行職責的情況。

第十條  委派會計主管人員編制在學校,享受科級幹部待遇,工資、津貼、福利等由學校發放和管理。會計主管不得在派駐單位獲取任何經濟利益和報銷與工作無關的費用。

第十一條  會計主管實行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獎懲依據。由考核小組按年度對會計主管進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內容有職業道德、制度執行情況、會計基礎工作、財務管理工作等。考核小組由主管財務工作的校領導及財務處、審計處、監察處、派駐單位相關領導組成。年度考核為優的會計主管,按1.5倍發放業績津貼。年度考核為不合格的會計主管,按50%發放業績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