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開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動方案

為貫徹區委檔案精神,深入開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動,共建文明、整潔有序、靚麗美好的家園,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整體文明水平,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構建“和諧街道”,特制定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廣大人民民眾的兩個素質為目標,以民眾滿意為根本標準,以強化城市建設和管理為重點,標本兼治,長效管理,充分調動市民力量,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深入開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動的目標是:通過廣泛、深入、紮實的開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動,到XX年90%以上社區被評為區級以上文明社區,實現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社會秩序井然、社區服務優質、文化生活豐富、道德風尚良好、民眾滿意放心的文明社區,推出一批文明社區品牌,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深入開展。

二、工作方案

“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動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範圍廣,內涵豐富,必須突出重點,從社區抓起,從民眾關心的實際問題做起,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從每個人自身做起,從日常行為養成做起,發動民眾廣泛參與,達到城市環境生態化、社區服務優質化、市民行為規範化、社會治安安全化的要求。

(一)社區環境生態化

強化城市管理,集中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基本實現“五化”標準,達到生態城市要求。

1、道路硬化:三年內實現街巷道路合理硬化,硬化率達到100%。路面平整、清潔、通暢,兩側環境整潔、美觀。與交通、路政等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確保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完整,及時修復有損壞的路面。

2、社區綠化:合理綠化布局,綠化樹種豐富,綠地管理、養護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有無占綠、侵綠、毀綠現象,基本達到“三季有花、四季長青”,綠化率在40%以上。

3、社區淨化:環衛設施齊全完好,衛生制度健全,寵物管理規範;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提倡節水節能,爭創節約社區;積極開展綠色社區和綠色家庭的創建活動,提高民眾環保意識和轄區環保水平,各項環保指標基本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衛生死角,滅蚊、滅蠅、滅鼠、滅蟑工作達標;落實“六前三包”責任制,建立清掃保潔員隊伍,社區、胡同、街巷等實行標準化清掃保潔。

4、社區美化:建築外觀整潔美觀,每個社區主要地段有雕塑或建築小品;規範廣告行為,設定專門廣告欄,清理亂貼亂畫和城市“牛皮癬”,各樓道要徹底清理“牛皮癬”,並在樓道口設立專門的公益廣告欄,達到標本兼治,廣告及宣傳品內容健康,製作精美,其中公益廣告不少於20%,形成良好的區域景觀,消除違法建設和私搭亂建。

5、社區亮化:主要街巷要全部亮化,次要街巷夜晚保證有燈光,居民樓道亮燈率達95%以上。

(二)社區服務優質化

加強社區服務網路建設,建立各種便民服務網點,開展各種形式的便民服務活動,建立和完善社區服務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