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感恩教育活動一: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

活動時間:班、隊會

父母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他們給了孩子無窮無盡又不計任何回報的關愛,子女也應像父母關心自己一樣,學會關心父母。孩子只有了解到父母的艱辛付出,心存感激,才會常懷孝心,常見孝行。

(1)將自己從出生到目前,甚至到大學畢業(估算)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付出。

(2)假定自己畢業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3)比一比自己和父母誰穿的好、用的好、吃的好。

(4)計算自己現在一年的花費、家庭一年的收入,對比一下自己的花費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反思自己平時是否有高消費、盲目消費、攀比、浪費等現象,要求每位同學“算賬”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感想。通過算“感恩帳”,反思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學習行為,積極參加“為父母節約一分錢、一張紙、一粒米”活動,大力倡導節約之風,杜絕浪費、攀比現象,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可以設計一張賬單)

(5)讓同學們通過翻看舊照片,聽父母、長輩講述自己成長的經歷,回憶自己生病時,遇到疼痛、煩惱時,父母是如何照顧、開解、鼓勵自己的,通過算一算“親情帳”,了解父母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無私付出,體察父母的辛苦和用心,用感恩之心來看待父母。

(6)與父母簽訂個人成長協定書,向老師和父母承諾養成“十個道德好習慣”和“孝敬父母的十要求”。

孝敬父母10要求:

1.自己的事情自己辦,不給父母添麻煩;

2.家務勞動幫著乾,多為父母減負擔;

3.對待父母有禮貌,早晚起居要問好;

4.探親訪友離家前,稟告父母莫掛牽;

5.衣食住行在心記,尊長敬老想在前;

6.艱苦樸素講節約,不與別人比吃喝;

7.思想學習勤匯報,懇求父母多指點;

8.批評教育不厭煩,感謝父母要求嚴;

9.養育之恩重如山,兒女責任勇承擔;

10.為人在世品行高,孝敬父母講孝道先。

十個道德好習慣

1.微笑待人。  2.每日為父母做件事。

3.主動打招呼。 4.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

5.按規則辦事。  6.說了就要努力做。

7.包容別人的錯誤。  8.集體的事一起乾。

9.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10.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

“自主 ­ 感謝 ­ 快樂”個人成長協定書(此項各班自選)

班級:  姓名: 

親愛的爸爸媽媽:

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從各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希望能得到你們的監督和支持。

□1、自己整理房間;

□2、凡是爸爸媽媽為自己做的事情都套用各種方式表示感謝;

□3、早上出門時和家人說再見;

□4、放學回到家,休息片刻後立即完成家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