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踐活動策劃書參考

(11)6月10日前,16位“笑到最後”的志願者提交15—20個課時的書面教案,以及家長簽字確認的《暑期社會實踐安全協定書》。

(二)社團中期活動: 【貴州 7月】

1、7月5日赴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王寨鄉國小,向校方捐贈由愛心企業及社會熱心人士捐獻的國小課外書籍、學習文化用品以及體育用品。

2、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為其建立“春暉圖書室”,將我們籌集來的課外書籍擺放其中。

3、支教志願者們開展教學,以拓展學生思維和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為首要目的,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支教志願者與支教學校老師舉行座談會,就該校義務教育的相關情況進行交流,並對歷年來赴王寨鄉支教的大學生人群進行統計調查,後期形成報告。

5、利用籌集來的體育用品,在支教學校舉辦“趣味運動會”,鼓勵師生與家長一同參與,建立和諧的關係。

6、對學生進行家訪。課餘時間,分別對學生、家長進行社會調查和訪談,重點走訪困難家庭及留守兒童家庭。

7、依課程設計安排,舉辦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繪畫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

8、支教結束,向學校匯報活動進行情況,並提出合理的建設性意見及建議,擬建立長久支教合作關係。

9、志願者用日記記錄支教過程中孩子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並用微博等方式同步公開支教現況。

10、支教活動結束後,赴當地村里農戶家體驗生活,親自動手鋤地摘菜乾農活。

(三)社團後期活動: 【武漢 8—10月】

1、以活動目的地為典型代表,撰寫貴州山區留守兒童義務教育調研報告。同步於微博及各大媒體,形成一定的社會關注度。

2、撰寫王寨鄉大學生支教情況調查報告。使用統計軟體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完成規範的調查報告,並且從巨觀視角提出發展落後地區教育的建議,以便後期赴貴州支教的志願者做參考所用。

3、配合媒體做好報導、宣傳工作。聯繫大楚網、荊門電台、長江日報等媒體進行跟蹤採訪並做專題報導。9月份開學後,在校內舉辦支教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專題報告會。聯繫其他院校支教團隊,可互相交流,組成聯誼社團。

4、向當地學校提交考察報告和發展建議,並考慮建立長期聯繫,儘可能建立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將支教、社會調查活動長期化、制度化。

5、召開總結大會,總結活動的經驗和不足,登記願意以後繼續參加支教的同學名單,表彰表現突出的同學,配合校團委做好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工作。

九、活動開展預期效果

(一)讓當地的孩子們在假期中收穫成長,在成長中收穫快樂,在快樂中獲取知識,從而使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使我們志願者在實踐中得到實際的鍛鍊,藉此機會,深入基層考察,切身感受當代中國基層基礎教育的現狀及西部農村生活現狀。同時,展現當代大學生的健康積極向上的風貌和愛心。

(三)通過社會熱心人士群體的幫助,引起社會對貧困山區學生的關注!

十、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天氣問題

夏天較為炎熱,不定時會有暴雨天氣,影響戶外活動的安排。

解決途徑:多帶防暑藥物,儘量避免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進行戶外活動!

(二)社團隊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