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三小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課程實施中的一大亮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教師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新課程標準,努力開發課程資源,紮實開展實踐活動,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努力形成學校特色;讓學生接觸社會,通過學生自主參與、體驗、認識、探究與發現等多種學習和活動的方式,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培養作為一個社會人、現代人的各種能力和素質,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本學期,我校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為指導,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課程的有效實施為抓手,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推進課程改革和教育創新。

二、課程理念:

給學生一片關注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往前走。

給學生一段探究的體驗,讓學生自己去經歷。

給學生一個交往的場景,讓學生自己去鍛鍊。

給學生一個個性的舞台,讓學生自己去展現。

給學生一個研究性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1)全員參與

全體師生要主動參與,不能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是優等生的專利,而應秉持多元價值標準,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和具體性。

(2)重情感驅動和自主選擇

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基本標誌是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因此,活動實施應關注學習者的情感興趣和直接經驗,以此來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第二,學生要善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3)重主動實踐和有效指導

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指導學生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如: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甚至跨班、跨年級、跨學校等的合作探究方式。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持續、深入的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4)重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著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鬆、自由的空間。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同時,隨著活動的展開,學生在教育情境的互動作用過程中會產生出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價值觀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在積極探索和實踐中,又會將活動引向新的領域。而學生從中也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這為他們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了基礎。

2、實施途徑

(1)研究性學習

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不僅關注“怎么學”,還關注“學什麼”。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的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讓學生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2)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資訊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包括發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及對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

(3)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組織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社會實踐,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為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4)勞動與技術教育

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結合。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

3、課程實施安排

三至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分4節安排:地方與學校1節、勞動技術課1節、綜合實踐活動課2節。

課程實施集中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可以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計畫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4、實施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和積極體驗的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