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區實驗國小“創建高效課堂”活動方案

宜昌市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十七大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立足我校教育發展的實際,深入貫徹“以人為本,聚焦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高效”的教育思想,以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工作為目標,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努力實踐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不斷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開創教學工作新局面,力爭教育質量新突破。

理論基礎:

第斯多惠: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蘇霍姆林斯基: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

一節課教學效果是否顯著,需要教師積極、恰當的運用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引導藝術。《名師課堂》

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想到所教的學科,而且要注意到學生;注意到學生的感知、思維、注意力和腦力勞動的積極性。《給教師的建議》

學校“創建高效課堂”的要求:

1、成立學校“創建高效課堂”領導及指導小組。

組  長:王宗英 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副組長:郭  玲 學校副校長

成  員:趙  敏  教導室主任

包定琴  教導室科研副主任

尤藝、蔣發春、李芳、劉艷、馮麗、孟玲、周立華、

陳小紅(各教研組長)

2、加強與市內聯姻名校、區內兄弟學校的交流與學習。

具體措施

一、鍛造教師的精湛業務

1、“七認真”管理夯實常規教學。嚴格執行關於“七認真”(計畫認真、備課認真、培優輔差認真、課堂教學認真、骨幹教師考核認真、教研組活動培訓認真、課題研究認真)規範的要求,堅持平時檢查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過程管理。各職能部門將隨機抽查教師“七認真”工作情況,仍突出上課、輔導、作業的重點檢查,加強隨機檢查力度,舉辦“精品教案”、優秀作業及各種教學基本功大比武活動。

2、突出教育教學質量優勝意識。進一步建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評價體系,研究出台《教學質量評比管理辦法》。實現“輕負擔,高質量”,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要紮實抓好各學科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早一點計畫,多一點行動,少一點埋怨,早一點落實轉化措施,多一點關心體貼,花大力氣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提高。

3、強化原生態的校本研究。繼續加大對學校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利用“案例探討、集體備課、教師論壇、部落格會友”等形式來體現資源共享、同伴互助,並加強網路環境下教學的研究力度;強化對教師的再教育,計畫採用以名師、專家引領為主的集中培訓與分組探討、對話交流、個人自學、師徒結對等為基本模式的分散培訓相結合,強調自主學習與反思;同時計畫分層、分類對教師進行校本培訓,搭建教師成長梯隊,培養出多種類型的優秀教師;嚴格校本培訓的考核和管理方式,將考核結果與評優晉級、獎懲、繼續教育課時認定等掛鈎,將培訓情況記入教師成長袋,為教師留下成長、發展的軌跡;通過校本培訓管理開展學校管理機制改革的探索,形成新的管理評價制度。

二、聚焦課堂教學,以質求勝

4、重視課堂教學質量,以區教研室開展的“磨課”及“我的課堂我做主”活動為契機,努力打造“魅力課堂”與“實效課堂”,強化貫徹“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改革原則。

1)延伸邀請教研員蹲點 “磨課”活動。邀請教研員、專家從指導備課開始,按照“備課-上課-評課-展示課-專題總結”的工作線索,開展主題課例教學研究活動。每個教師本學期完成“三個一”,即至少上一次公開課,並結合公開課設計一篇教學實錄,撰寫一篇教學反思。學期結束時,學校將教師“三個一”的資料匯總建成專檔,其結果納入教師學期工作評價內容。

2)以“我的課題我做主”為主題,繼續開展民眾性的個體研究活動。充分調動每一位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廣泛開展教師個體研究,教師個體研究要做到“三個必須”:即“每個教師一學期必須有自己關注的教學問題、教師個體研究的月小結必須納入學校月工作績效考核、學校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必須專題論述教師個體研究的情況”。適時向教研室推介教師個體研究的成果。

5、開展“三課一條龍”系列活動

①看課:學校挪出固定資金定期選派教師到名校、赴外地觀摩教學公開課、優質課,學習先進經驗,吸收教學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