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鄉活動小結2篇

金秋的十一月,秋高氣爽,心曠神怡,名師送教下鄉,歡欣鼓舞,頗有收穫。

自11月13日到28日,由東寶區教育局教師管理科匯同區教研室組織了東寶區14位名師分五批送教下鄉到五個鄉鎮的五所學校(石橋驛中心國小、仙居中心國小、子陵中學、馬河中學、漳河中學),受到了所到鄉鎮、學校的廣大教師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讓送課和聽課的教師倍受啟發,頗具感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我們組織的這次大規模的送教下鄉活動是按照荊東教師[XX]4號檔案精神,實施的第三步計畫。這次活動主題要求是“上好兩課,結好對”,即名師給學生上好教學課,給教師上好輔導課,拜師結對收徒弟。我們名師送去的不僅僅是兩節課,更主要是要送去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觀點,以課說法(新方法、新教法),以案明思(新思路、新思想),讓名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各種素養,在鍛鍊中成長。同時,通過充分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讓全區教師都有學習名師的機會,讓他們迅速成長、成熟起來,使全區湧現更多的名師。在每個地方、每所學校,都舉辦了不同形式的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喻局長都會根據不同鄉鎮、學校的具體情況,認真做一番指導性的報告,在這個報告中,主要說明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開展這項的活動目的和意義;二是如何做好送教下鄉工作;三是對各鄉鎮、學校提出研訓一體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所有參會的教師對喻局長的報告聽得認真、記得仔細,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示和教育,明白自己在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怎樣做,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不斷進步提高。尤其是各地(校)開展師徒結對活動,更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石橋驛中心國小、仙居中心國小師徒拜結、合影留存。馬河中學印製了“拜師貼”,讓師徒共同簽字,各履職責;漳河中學的徒弟向師傅遞聘書、送鮮花,表示他們拜師的誠意。拜師結對的活動一浪高過一浪,把活動推向了高潮,讓師徒們的心靈都受到了振憾。師傅張欣、孔德文說:“我們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也是我們自己受教育、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明確了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所在,我們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才能配對‘名師’的稱號,才能擔當師傅的責任”。

馬河中學徒弟代表劉姣老師在發言中說到:“作為徒弟的我們會制定好計畫,明確發展方向,向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走下去。在結對期間,我們一定會虛心向師傅學習,真誠向師傅請教。誠心、精心、細心、耐心是我們拜師學習的態度;勤學、勤問、勤看、勤聽是我們拜師學習的方法;成長、成熟、成才、成功是我們拜師學習的目的;我們深信通過師傅們的言傳身教及他們深厚的涵養、豐富的知識、精湛的教藝,一定會促使我們快速成長,在‘三尺’講台上實現人身價值,用我們的青春之心碰撞出學生的心靈之火,用拼搏和汗水愛灑桃李,用努力和奉獻與師傅們攜手,共創東寶教育的輝煌”。

在仙居送教之時,仙居中心國小的李枝靜老師聽了名師的課之後,深有感觸的說:“名師送教下鄉,真是如久旱的甘雨,讓我們在自己家門口,真實的課堂上學到了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讓我們受益非淺,真是太好了”。石橋驛教育幹事楊昌國號召全鎮聽課的國小教師要學習名師的四種精神(認真鑽研教材、精心組織教學的精神;不斷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精神;密切聯繫生活、社會進行教學的精神;苦練教學基本功的精神,即一筆字、一口話、一臉情),在名師的引領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石橋驛的教育增光添彩

在最後一站的漳河中學,王理國校長在交流大會上說到:“四位名師的教學讓我們見識了課堂教學藝術的魅力,讓我們領悟了全新教育理念的活力,讓我們懂得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名師的四節課,體現了‘新’、‘實’、‘活’三個特點。“新”(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形式);“實”(教學設計樸實、課堂教學真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紮實);“活”(教學方法靈活、教學氛圍活躍、教學的實例鮮活);他要求全校教師學習名師,自我反思,尋找差距,再掀學習高潮,再鼓研訓熱朝,再創漳河教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