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活動總結

案例背景:

我校高年級隊員在一次學習情況問卷調查中發現多數的後進隊員(即表現差、學習差)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家長外出務工的子女。這些隊員或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或與隔輩的長者一起生活,過分的溺愛和放任自流。親職教育的缺失使他們的心靈上失去了依靠,由此產生的自卑情緒使他們很少說話,不願意在班上發言,學習上得不到及時輔導,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成績越來越差。課餘時間沒有家長的管束再加上自制力差,他們多留連網咖,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怎么讓這些留守隊員和多數的隊員一樣有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怎樣幫助這些隊員能和大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呢?

隊員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校本實踐課程——禮儀教育在身邊和多彩的社團課堂,決定通過“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夥伴”這一活動形式,走到留守隊員的身邊,走進留守隊員的心間,讓留守隊員獲得愛、感受愛、付出愛,從而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案例內容和過程:

“愛在身邊——關愛留守夥伴” 一經發起,立即得到了輔導員和隊員們的積極回響。大家紛紛行動起來。

“一幫一,一對紅”

學校設立了“陽光小屋”心理諮詢室,開闢了“悄悄話信箱”,由專職心理輔導員、大隊優秀隊員定期與他們進行交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隊員及時解開心靈上的“結”,在心理上讓留守隊員感受來自身邊師長和同伴的關懷,幫扶留守隊員健康發展。

學校少先大隊成立了多個“教師幫教小組” 做孩子生活的貼心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呵護人。還開展學生之間結對子幫扶,成立“隊員幫教小組”,在學習上、生活上做到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促進情感的交流。幫教小組不僅在知識學習上加以幫助,還採取“三優先”原則,即優先提問,優先板演,優先參加活動,關注留守隊員的學習狀態,培養留守隊員的學習能力。在實際行動上對留守隊員關愛,提高了留守隊員在學習中的優越感,增強了留守隊員學習的信心,激發了留守隊員學習的熱情。

我校還聯合德州學院生物系共同建立了志願服務基地,學生志願者們為我校的留守隊員們帶來了精美的圖書,志願者們還定期來校和留守隊員們開展活動,他們給留守隊員們講解一些生物常識以及科普知識,指導留守隊員做生物實驗,讓他們在樂趣中獲得知識。大學生志願者為我校留守隊員帶來了歡樂與知識,促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全面成才。

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即,德州學院志願者走進我校,向留守隊員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運用講故事,繪國旗,唱國歌等簡潔生動、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向留守隊員講解革命先烈的故事,現場通過獎勵愛國標誌激發留守隊員參與愛國主義知識競賽的熱情。最後,志願者們和留守隊員一起唱國歌進一步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此次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留守隊員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激發了留守隊員的愛國熱情,促進其努力學習,堅定了其報效祖國的偉大理想!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小社團,大世界”

隊員們認為開展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可以充實留守隊員的課外生活,於是各種紅領巾社團建立起來。紅領巾社團採取走班制,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同一門選修課,共同學習。每周五下午,隊員們就可到自己所選班級上課。國畫、圍棋、舞蹈、合唱、紙漿畫、書法、小記者、朗誦、航模、籃球操、文學社、科技製作等多個社團,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傳輸和講授,不僅豐富了留守隊員閒暇生活,還讓他們在一個愉悅而輕鬆的時光里得到系統性的培訓服務。紅領巾社團的開設,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濃郁了校園文化氛圍,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