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文化提升創業精神 推動江津文化大發展

十二屆六次全委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以先進文化提升幹事創業精氣神 努力推動江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區委召開十二屆六次全委會議

圖為大會會場。  記者 謝洪均 攝

9月11日至12日,區委召開十二屆六次全委會議。這次全委會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以先進文化提升幹事創業精氣神,努力推動全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王銀峰、關海祥、陳德偉、王忠德、石詩龍、何建平、李德良、張慶凱、蹇澤西、夏沛、顏朝華、周德勛、翁一豐、辛華、唐大軍、王曉玲等出席會議並在主席台就座。

區委書記王銀峰代表區委常委會,向全委會作題為《以先進文化提升幹事創業精氣神,努力推動江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工作報告。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關海祥,區委副書記石詩龍分別主持了開、閉幕會議。關海祥對貫徹落實全委會精神、做好當前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提升江津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王銀峰說,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廣泛深遠。面對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面對貫徹落實“314”總體部署和國務院3號檔案的新形勢,面對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新發展和“半小時江津”的新變化,城市文化與農村文化、工業文化與農業文化、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加速交融,必然成為江津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謀劃全區文化發展,提升江津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王銀峰指出,抓文化就是抓方向,先進文化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靈魂,抓好文化建設就抓住了先進性建設的重點;抓文化就是抓發展,在建設區域性中心大城市進程中,抓文化就是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競爭力;抓文化就是抓未來,未來的核心在人,抓好人的全面發展就會贏得江津的未來。

江津有著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作為巴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厚重的文化底蘊。王銀峰說,名人文化、紅色文化、古鎮文化、楹聯文化、抗戰文化、移民文化、民間民俗文化等文化淵源,為江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江津必須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會精神,站在更新、更高、更科學的戰略定位上,思考謀劃江津文化的定位,儘快形成與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相匹配、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文化優勢,把江津文化打造成為重慶建設長江上游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文化輻射力、影響力、吸引力提升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大力弘揚聶帥精神 著力塑造江津精神

王銀峰說,1919年至1921年間,以聶榮臻元帥為代表的42名江津人先後赴法國勤工儉學,占四川全省的近10%。抗戰時期,作為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的“津沙文化區”,相繼有近40所各類學校遷建至此,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至今,江津仍有百年名校3所,曾在津求學及江津籍院士達15人。人文薈萃、薪火相傳,形成了以聶帥精神為代表的江津精神。

作為聶帥的家鄉人,我們要以繼承和弘揚聶帥精神為己任,結合江津建設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的歷史任務,努力塑造新的江津精神。塑造新的江津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聶帥敢於“走出去”的開放精神,始終保持海納百川的胸懷,以更加寬闊的視野,開放的理念,謀劃發展的思路和辦法;塑造新的江津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聶帥愛國愛家的愛國主義和團隊精神精神,始終心繫家鄉的發展和建設,強化“江津發展、人人有責”的責任感和“江津榮則我榮、江津恥則我恥”的榮辱感,切實維護江津的良好形象,唱響“愛我江津、擁抱江津、興我江津”的主鏇律,以此凝聚人心,鼓舞鬥志,排除干擾,團結奮鬥,為實現江津“加快”和“率先”發展創造輿論氛圍,提供精神動力;塑造新的江津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聶帥創業創新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以不服輸的精神狀態,敢於挑戰“不可能”,以“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鬥志,按照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的標準,營造創業氛圍,弘揚創新精神,尊重創造成果,使創業創新成為幹部民眾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