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志願支教活動團隊總結

學校里也沒有完善的教學設備,學生在破爛的瓦房裡上課,一到下雨天,教室里就積滿水,而一到晴天,火辣的陽光就會從沒有安裝玻璃的窗戶投射過來,照射在學生身上。一張黑板坑坑窪窪面目全非,桌椅都是殘缺的的,很多學生為了學習,都是站著聽課、寫作業。這和城市裡的學生的學習條件有著天壤之別,這樣的學習環境很惡劣,但學生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們都深深感動了。我們都希望在這短短的半個月裡,能儘可能的多教給他們一些知識。但我們也明白,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農村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教育問題應該置於首要位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在三下鄉、科技下鄉的項目上,應深入農村調查,了解農民的需要,把政策下鄉、科技致富、文化扶貧和教育支援等相結合,擴大下鄉的隊伍,增加下鄉項目內容,提高農村文明,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多開展一些文藝活動,組織文藝宣傳隊,向民眾宣傳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還應組織科技人員下鄉,為農民致富提供知識,給農村帶去科技資料、科技書刊等資源,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技術困難。同時,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也需要得到改善,應加強農村鄉村醫務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廣泛開展活動,利用報紙、電視等途徑向民眾宣傳計畫生育政策和優生優育知識,宣傳衛生保健知識。更為重要的一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農村囧鰲魚是農村致富的關鍵,山區學生需要更多優秀的老師和優秀的教學理念,優秀的教學資料和器材。

在幫助和關愛農村孩子的過程中,為他們帶去了愛心和溫暖,我們也在不斷實踐和支教活動中運用自身所學,不斷實踐和認真體會,更好的鍛鍊了自己,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

最後一天的文藝匯演,是最感人的時刻,匯演很成功。學生們在舞台上盡情表演歌唱和舞蹈,每一個節目都很完美,孩子們都勇敢的站上了舞台,自信的笑容,嘹亮的歌聲,這是我們半個月來帶給他們的成長和進步,他們變得更加的自信和勇敢。學生們的節目過後,在歡聲笑語中,一曲《老師》把我們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隨著這首歌結束,匯演慢慢落下了帷幕。看著那一雙雙含淚的眼睛和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讓我們每個隊員都深深體會到了這次三下鄉志願活動的重要意義,我們一路上堅持了下來,在歡笑和淚水中我們細細品味這一份特殊收穫,走出校園,來到農村,當我們再回到學校的那一天,無論是我們的思想價值觀,還是自身行動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經過親身的體驗,我們實踐和提升了自己,同時也在思想上重新審視自我,我們共同感受到,這次三下鄉活動給我們上了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課,這筆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體悟和學習,我們會受用終生。

三下鄉活動圓滿的畫上了句號,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艱辛和困難,但在大家的相互幫助和共同努力之下,也都一一得到解決,其中的辛酸與感動,我們都存在心底,我們將以此作為人生的一個新起點,懷揣著這一段美好的友誼和回憶,去走好未來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