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與宗教事務局 “六五”普法工作總結

民族與宗教事務局 “xx”普法工作總結

我市民族宗教“xx”普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民宗廳、市普法辦的精心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我市民族宗教工作發展的目標任務,深入開展民族宗教法制宣傳教育,深入貫徹民族宗教法律法規,依法做好民族宗教事務的管理與服務,依法協調和處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糾紛,努力促進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為宗教事務的依法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推動普法工作順利開展。

XX年2月,我市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縣(市、區)民宗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年還根據工作需要或人事變動,及時調整充實領導小組成員,加強對全市民族宗教系統“xx”普法工作的領導。各縣(市、區)民宗局、民族鄉、愛國宗教團體都相應成立了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具體負責科室和負責人。把“xx”普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 召開普法工作會,聽取普法工作情況匯報,協調解決普法工作中的問題。同時,加大對普法宣傳教育經費的投入,把“xx”普法工作經費列入年度經費預算,確保“xx”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科學規劃,認真部署,全面啟動“xx”普法工作。一是認真研究部署。召開全市民族宗教系統“xx”普法工作動員會議,認真研究部署普法工作。各縣(市、區)和民族鄉也相繼召開了“xx”普法工作動員會議,為我市民族宗教系統“xx”普法工作的全面開展奠定了基礎。二是認真制定普法規劃。按照中央、省委、國家宗教局和省民宗廳“xx”普法規劃要求,結合我市民族宗教工作實際,制定並下發了《龍巖市民族宗教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 規劃明確了我市民族宗教系統“xx”普法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對象和要求、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組織領導及保障措施等。各縣(市、區)及宗教團體、民族鄉根據要求,結合實際,相繼制定了普法工作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同時,市民宗局還結合每年民族宗教工作重點,制定普法工作年計畫,下發當年“xx”普法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加強階段性普法工作。三是層層落實責任制。市、縣(市、區)民宗局把“xx”普法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和績效管理考核內容,進一步強化領導工作責任制,形成目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具體、考核有效、自我激勵的工作機制,使“xx”普法工作落到實處。

(三)結合實際,深入宣傳,營造“xx”普法良好氛圍。結合中心工作,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工具,深入

開展普法宣傳教育。一是把“xx”普法工作同開展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結合起來。通過懸掛橫幅標語、發放宣傳手冊、座談交流、現場提供政策法規諮詢等方式,套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站、宣傳展板等媒介深入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同時,把《宗教事務條例》的深入宣傳貫徹納入“xx”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局領導做客龍巖市人民政府網,通過線上訪談欄目解讀《宗教事務條例》內容及我國的宗教政策法規。並以此為契機,在全市民族宗教系統和社會各界中廣泛開展民族宗教基礎知識、民族宗教理論和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普及民族宗教法律法規知識,不斷提高廣大幹部民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水平,提高“民族宗教無小事”的意識,進一步形成做好新時期新階段民族宗教工作的良好氛圍。二是把“xx”普法工作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結合起來。組織閩西日報、龍巖電視台記者深入民族鄉村、民族中國小、民族衛生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採風活動;製作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新聞專題在龍巖電視台《龍巖新聞聯播》刊播,在龍巖電視台《百姓視點》欄目中專題介紹我市民族鄉村的新面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績;在閩西日報刊發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文章;組織民族工作幹部、少數民族幹部民眾參觀閩西畲族陳列館,接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在鬧市區、廣場等地方設立民族宗教政策法規諮詢點,開展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印發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材料,供來往市民參閱,為市民提供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諮詢,現場解答疑問。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宣傳,民族宗教理論和知識得到進一步普及,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進一步深入人心。三是把“xx”普法工作同深入開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結合起來。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部署;深入基層,廣泛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宣傳開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的重要意義;指導、支持、幫助宗教團體建立組織機構,落實工作班子,細化實施方案。宗教團體積極主動擔當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責任,並在宗教工作部門的指導下,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創建活動。通過開展創建活動,進一步推動《宗教事務條例》及其相關配套規章的貫徹落實,增強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增強宗教活動場所服務信教民眾、服務社會、服務海西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四是利用各種紀念活動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12.4”法制宣傳日、安全宣傳周、綜治宣傳月等活動,組織民族宗教工作部門的幹部職工上街開展民族宗教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並配合有關部門開展“ 法律六進 ”、“打黃掃非”等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參加法制、司法等有關部門組織的憲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學習培訓和各類競賽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得到進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