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動員講話

二、集中力量打一場新農村建設攻堅戰

攻堅不是一般的工作,不是常規的工作,不是支差應付,更不是搞形式,要實打實,要拿出絕活、絕招來建設它。因此,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方針是:

一要始終堅持“二十字”方針。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個方針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民-主建設的各個方面,是一個綜合性的要求。中央近三年連續出台了三個1號檔案,XX年關於農民增收、XX年關於農業綜合開發、XX年關於新農村建設,由單項到綜合推進,它所蘊含的城鄉結合、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根本要求。在這個方針指引下,縣上的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十字”思路,必須加大反哺力度。“十字”思路不僅在全縣各行各業有指導作用,在單項工作上更有指導作用。“率先”,就是各鄉鎮、各部門都走在前列;“延伸”,就是延伸煤電化運產業鏈條、農村特色產業鏈條以及第三產業鏈條;“反哺”,就是工業強力反哺農業,城市強力支持農村;“經營”,就是經營各種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創新”,就是採取多種新措施、新政策、新辦法,推動新農村建設,這一點要貫穿在全縣各項工作中。

二要始終堅持圈、帶、點的方針。要在全縣範圍內實施環城鎮新農村示範圈工程,實施公路主幹道的新農村示範帶工程,建設一批中心村,發揮帶動效應。建設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並不是在什麼地方都能建成新農村。在新農村建設的起步階段,必須在最有優勢、最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實現突破。對於我縣而言,就是在縣城的周圍,十個鄉鎮小城鎮的周圍和一些條件好的村來建,帶動其他。這個方針要堅定不移。

三要始終堅持以村為主、一村一策、整村推進、聯合重組的方針。以村為主就是要立足一個村來建設,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一村一策就是根據各村的條件和實際情況,一個村採取一個辦法來建設,一個模式是不行的。比如塌陷區治理與移民工程不一樣,城郊村與純山區村不一樣,要本著缺什麼建設什麼,什麼緊迫建設什麼的原則來搞。整村推進就是要多實施整村推進項目,使整個村建設成為新農村。聯合重組就是以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範圍廣的村為中心,在民眾自願的基礎上,採取兼併和重組的辦法,把周圍的村聯合起來,組建一個新村。比如xx省江陰縣的華西村,吳仁寶堅持實施擴村計畫,把周邊16個村聯合重組了一個大村,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1500多人增加到3萬多人,這就是聯合重組的典型,引領了全國新農村建設的方向。

四要始終堅持規劃、示範、自願的方針。要高度重視規劃,農村的建設規劃要先行,不能怎么想就怎么建,要按今後5年甚至XX年進行規劃,請資質較高的專家規劃,然後分步實施,各具特色,避免雷同。規劃就是決策,規劃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比如文-化-大-革-命的失誤決策,影響了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十三屆六中全會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決策,推動了中國的發展;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引導了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可見,決策非常重要,作為縣委、縣政府必須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各鄉鎮、各部門也要推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堅決反對個人說了算,一意孤行。規劃搞了就要示範,不能遍地開花,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的變化到質的飛躍,質的飛躍帶動更大的量的變化,必須循序漸進。溫總理講,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急不得,是和現代化建設同步進行的任務,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因此,示範引導在規劃之下顯得非常重要。另外要尊重農民的意願,不能硬上、硬做,農民眼下不認識的要引導,引導後還不認識的暫緩執行,大多數農民擁護的趕快辦,像戶型的設計、產業的確定都要和農民進行討論,包括撤併一些自然村,都不能違反農民的意願。以上指導方針必須堅持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