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動員講話

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第一,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首先是基礎設施。在華亭首先是鄉村道路建設。我做了很長時間的觀察,我們的農村房子修起來後不修路,房前一片泥濘;村部修的好,但路就是不行。應該說不管是村部的建設,還是縣城的建設,還是小城鎮的建設、村社的建設,首先是道路建設,搭起道路框架,然後進行建設,道路就像人的骨骼一樣,比如說縣xx區的開發,就是首先形成道路,然後再進行房地產的開發和建設,再進行綠化、美化、亮化。人一出門首先就是要走路。其次是水、電、醫、學等等,這一點務必要明確。第二,產業開發要在前,尤其是龍頭企業的建設。縣上正在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開發藥材、核桃、肉牛產業,還要與外面的大公司聯繫,讓他們進行開發,我縣的農業產業化水平就要靠外面大公司、大企業來帶動,也要靠自辦一些企業帶動。第三,技能培訓具有戰略意義。勞務產業的收入占到全縣農民總收入的51%,是農民致富增收的第一大產業、第一大項目。但是我縣的勞務一個是輸入型的,外面人到華亭來打工;另一個是輸出型的,我們的人到外面打工掙錢,輸出了3萬多人(次),實際人數是2萬人,還有1萬人沒有找到打工的門路。我們現在輸出去的人是苦力型的多、技能型的少,苦力型的人一年掙4000多元,技能型的一年掙1萬多元,一個人頂兩個人,我縣與其他人口大縣相比,比人的數量是不行的,莊浪46萬、靜寧48萬、xx區46萬,我們只有18萬,人家每輸出一個人掙4000元,人輸出的越多掙的錢就越多,我們輸到底是3萬人,人數很有局限性。那么華亭的勞務靠什麼?就是靠打技能品牌,最近我做了一些研究,承德的經驗很好,政府在外地先找訂單,比如要10個保全、5個電工,是什麼要求,然後回來縣上培訓,培訓不要錢,縣上補貼,一培訓完馬上就業,全面和市場對接,從根本上解決了培訓和就業脫節的問題,這是全國的一條成功經驗。如果說大家錢捐的好,就把這些錢用於培訓農民,辦這么一件事。還有xx省xx市“兩後雙百”的經驗,高中後、國中後考不上學的學生,100%的培訓,100%的就業,具體政策是在全市布局、布點,建設培訓網,然後培訓一個就業一個,市上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培訓多少就補給多少錢,這個經驗得到了胡-錦-濤總書記的充分肯定。各有關鄉鎮和部門要認真研究農民培訓工作,素質提高了,一個人就頂兩個人。我們可以培訓本地的農民,也可以培訓外縣的農民,只要有人在華亭來吃、來住就是好事,人氣旺才能財氣旺,有人才能拉動消費,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果在縣職教中心掛一塊農民技能培訓中心的牌子,經過若干年的發展,爭取上面項目或政策支持,就能把華亭建成全市、全省,甚至全國的農民技能培訓基地,再經過若干年努力,力爭在華亭建成一所高職。一個地方既要有大企業、大集團的帶動,也要有大學校的帶動。縣上要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也要全力配合,在農民技能培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第四,要培養一大批農民企業家。以工哺農,以城帶鄉,光不是縣城的支持,光不是煤礦的支持,還要農民自己創辦的一些企業的支持和帶動,這也是以工哺農。農民企業家在新農村建設上起決定性作用,農民企業家是新型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農民的集中代表、典型代表就是農民企業家。在農村班子建設上,要實行能人戰略,但不一定強迫讓農村能人擔任村幹部,只要誰能帶領農民致富,哪一種方式都可以採用。不管是紅牛、黑牛、黃牛,只要農民能致富就是好牛;不管是白貓、黑貓,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如果讓能人帶領六、七十人出去打工掙錢,也是一種能人戰略,更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比如安口鎮安豐村支部書記張佐明,他把村能辦成一個集團,這是相當不錯的。要對農民企業家進行大力的支持,特別是有錢的這些人,各鄉鎮要動員一下,把那些願意進城的人名單統計一下報上來,縣上在西華劃100畝到200畝,無償提供地皮,統一規劃,在城裡修一個富人新村。現在,有一部分富起來的人,在城裡買了不止一套房,農民進城這是工業化中期的一個顯著特點。一個地方發達的標誌,就是沒有鄉、沒有鎮、沒有村、沒有農民,鄉鎮和農民越多的地方越窮,越少的地方越富,比如上海、北京、華盛頓就是這樣的典型。第五,要大力發展農村文化。基本的物質要保證,精神的力量更重要。新農村的建設光不是修房子、掙錢,文化建設也是新農村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農民有娛樂的願望,有需要文化的願望,縣上要大力支持。比如秦腔、曲子戲等,要把這些發展起來,打出平涼,提升文化品位,增強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按照縣有館、鄉有站、村有室的要求,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建立村級文化大院,讓農民在閒暇之餘、高興之時也唱一唱、跳一跳,娛樂娛樂。一級黨委、政府的責任就是順應民眾的願望做一些事,民眾反對的就要反對,大多數人擁護的就要堅決支持。第六,要加強鄉村班子建設。一定要把鄉村兩級班子建設好,這是新農村建設的領導力量。在全縣三級幹部大會上已經制定了一些辦法,在常委會上討論了有關加強班子建設的意見,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今年,縣上要進行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各鄉鎮在一些村也要進行行政管理體制的試點,鄉鎮試行黨委書記、鄉鎮長一肩挑,減少科級幹部的職數,村上也可以實行支書、主任一肩挑,要進行大膽的嘗試,錯了就改過來,對了就堅持下去,誰都不會把事情做到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