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教師發言稿:高二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

第二、明確責任,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幹部隊伍。

第三、開辦學法講座。“學習為重”是班級的指針,利用班會時間每周一個專題,從學習目的,動機學習興趣、記憶方法、複習方法等方面去探討學法。

第四、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儘早滲透聯考意識

第五、注重考試後的總結、分析、反思。

考試是給學生找問題,給老師找問題,平時要求高一些,學生的目標也就高一些,功夫下得就多一些。

(四)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學生雖然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也有部分同學思想和行動不能統一,學習不夠塌實,存在著普遍的浮躁心理。

2、學習上缺乏獨立和自主的意識,缺乏獨立思考、質疑的精神,許多作業要等老師去布置才會完成。學習安排較被動,缺乏超前意識。不能正視薄弱學科,學習上有畏難情緒。

3、學習方法不對路,學習效率不高,上課聽課不認真,有的同學愛走思,當堂課內容不能當堂清,課下不及時複習鞏固。不會做總結。有時為了趕作業,有的同學抄別人做好的答案;遇到難題不會做,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畏懼不做。上課聽不懂的知識,不及時問老師和同學,而是不懂裝懂。缺乏主動性。

4、男生的問題主要是勁頭不足;女生基本都很認真,但往往信心不足。

(五)對家長的建議

學校教育的形式是群體性的,一個老師至少要負責幾十個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育的對象,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從教育的全過程來看,無論是在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上,還是在教育的對象和情感上,親職教育始終占有特殊的優勢地位,其潛在能力是巨大的,有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在同樣的年齡段里,同時走進同一所學校,在同樣的班級里學習,授課的時間是相同的,教育的環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卻截然不同,這種分化的原因,並不在於學校教育質量,而在於親職教育的配合上。有這樣一個比喻,老師好比醫生,父母好比護士,醫生開藥後,護士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永遠離不開正確的親職教育,假如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親職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師、再好的學校也不可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親職教育的失敗,往往導致學校教育事倍功半。為此,我們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共識。

1、 要掌握孩子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高中階段是孩子們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孩子們將來的走向。另外孩子處於青春期,變數較大。這時,父母一定要細心觀察,悉心引導。家長要儘量抽時間與孩子們在一起,經常與孩子溝通,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一起看待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詢問學習情況,不能等成績出來了,問題出來了才想到去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獨生子女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光靠老師教育還是軟弱的,家長更應關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尺度。注意方式和方法,避免產生激烈的對立局面。

2、要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學生的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於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應該批評,但是孩子很盡力,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面對成績差的孩子,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能行,是好樣的。試想,當一個孩子認識到自己也同樣很優秀,當他內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時,學生能學不好嗎?要理解他們,尊重信任他們,不要對他們施加太多壓力,要對他們說你能行。事實上學生的要求,也不在於家長給他們買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慈愛的眼神就可以使他們很滿足,充滿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