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教師發言稿:高二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

3、要教育學生遵守紀律。

班級里個別學生有遲到。這些需要家長加強教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學期高二年級制定學生違紀處理規定,對相應的違紀都做了相應的處理規定,希望家長認同支持。因為任何時候嚴格要求都對學生有利,老師的批評教育是對孩子負責,表揚是愛,批評更是一種愛。

4、正確對待孩子的分數,科學的分析孩子的成績檔案。

應注意階段和長遠的關係。適應高中學習總有一個過程,成績的提高也有個過程。要給孩子壓力同時也要給孩子以希望。應以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成績,畢竟現在是高二,他們的成績處在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中。與其他同學作比較的同時更要著眼於自身的比較。比較前後幾次考試,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麼。比較各科之間的成績,看哪科是弱項,多花些時間補上。

5、抓好孩子在家的行為習慣。

很多家長送學生上學,目標太明確,考高分,上大學是唯一的目標。至於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關注。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會做人比會讀書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長,學生一次考試不好就生氣,可是,學生存在嚴重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問題、心理問題卻無所謂。這是非常有害的,我們強調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是因為能力的培養、習慣的養成就在過程之中。當然,我們並不是不關注結果,只要我們抓好孩子在家的行為習慣,如良好的休息、科學的安排學習等等,就能配合學校讓孩子在聯考中取得他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績。

6、要與老師坦誠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在現代社會裡,家長必須依靠學校讓孩子接受系統的知識學習,在這一點上,家長無法取代學校教育。另一方面,學校只能承擔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長如果把教育責任全推給老師,是一種失職。尤其是品德教育、習慣養成、性格培養等重要教育任務,更需要家長與教師的合作,才能完成。當然相當多的家長都很重視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合力。

7、不嬌慣孩子、不委屈孩子,學會對孩子說不。

給孩子的錢要控制,並問孩子是怎么花的。手機、MP3、文曲星等物品學校是不允許學生攜帶。有的學生打著學習的幌子叫家長給買,請家長不要滿足,因為這些物品不適應學校教學,只能幹擾學生學習。別外家長要給足學生的生活費。別讓孩子在吃飯上受委屈。不要讓孩子吃不飽,影響長身體,耽誤學習。不要輕易的替學生請假,如親友生日、結婚等。

8、加強與班主任、課任老師的聯繫,及時了解孩子的動態。

只要家長願意和任課老師溝通,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各位的要求。因為你的孩子是我們的學生。

在鄭曉江編著的《穿透人生》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段話:“每個人的身上都隱藏著原子能,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夠點燃它;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個金礦,只是很少有人開採它;每個人的身後都沉睡著一個神通廣大的巨人,可是很少有人喚醒它。耶穌、釋伽牟尼和穆罕默德成為萬民崇拜的聖明,這是精神能量的發揮;孔子思想成為中國民族數千年來的精神支柱,這是道德能量的發揮;比爾.蓋茨用windows小小的視窗,獲得了疆域遠大於成吉思汗的帝國,這是智慧能量的發揮;泰森用自己的一雙鐵拳打出了世界拳王,這是身體能量的發揮……蘇格拉底說得好:“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