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共衛生工作建設方案

4、完善考核評估制度

制定《*區衛生局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實施方案》明確社區公共衛生工作標準。定期組織社區公共衛生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對撥付社區公共衛生專項資金。

各社區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對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數量進行考核評估,結果作為兌現鄉醫補助和中心職工個人分配和年終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

5、完善責任體系

建立責任追究制,明確工作職責和責任。根據職責與分工,對照工作進行獎懲。對不達標的單位予以通報;連續考核不達標的單位予以警告和責令限期整改,對單位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以上工作責任中如因專業機構不能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導致,追究專業機構負責人或相關人員責任。

四、組織實施

1、明確責任鄉醫(去年12月15日-26日)

各社區服務中心根據轄區情況和鄉醫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每村根據村居人口及城鎮化進程情況,設1-2名鄉醫負責相應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其中張貴莊街和豐年街由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或居委會、其他社會工作者承擔。12月26日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報鄉醫和社區站名單。

2、召開啟動培訓會(去年12月25日)

啟動三級管理模式,明確各崗位和鄉醫職責,明確經費補助標準,明確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

3、建立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去年12月26日-31日)

⑴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明確單位公共管理組織體系,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各項工作制度。

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導鄉醫和社區站醫生建立轄區兒童、孕產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底冊。

4、強化實施(今年1月1日-今年7月31日)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運行三級管理模式,專業機構和衛生局相關科室加強工作督導與檢查。

5、工作驗收與總結(今年8月1日-今年9月30日)

組織專業部門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評估三級管理模式運行效果。總結和推廣經驗,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五、經費補助

1、補助標準

根據《關於在我市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中充分發揮鄉村醫生作用的通知》和《*市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標準》進行補助。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的居委會或社會工作者補助參照鄉醫補助標準。

2、經費支付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對工作考核結果,依據工作量和補助標準計算額度,採取年初預付和年末結算方式進行核算和支付

六、工作要求

1、提升社區公共衛生與健康服務水平

各單位和專業機構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認真研究工作,明確各崗位和鄉醫職責,明確經費補助標準,明確單位內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疾控中心和婦幼保健院加強對社區公共衛生工作指導檢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進一步提升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切實為百姓提供高質量的健康服務。

2、不斷創新與完善,提升管理體系的科學性

各單位要認真研究工作,積極探索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不斷創新、不斷完善,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工作質量。

3、加強督導,督促落實

衛生局主管科室及相關專業機構要定期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管理工作進行評估與考核。將評估結果作為社區衛生服務資金撥付、單位評優、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根據職責與分工,按照工作情況進行獎懲。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對鄉村醫生公共衛生工作任務完成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全面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