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深化作風建設整治方案

(六)廣泛開展“五查五看”活動。一查政令是否暢通,看是否存在“中梗阻”問題;二查機關作風,看是否存在冷漠生硬、作風粗暴問題;三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不作為、亂作為、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問題;四查依法行政,看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政問題;五查執行制度,看是否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問題。對“五查五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尤其對少數機關幹部事業心減退、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的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問責,經教育仍無轉變的,依照《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辭退規定(試行)》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給予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

(七)切實加強制度建設。推行幹部身份證制度,鄉機關幹部實行“一牌一卡”制,公開幹部的照片、姓名、崗位、職務、聯繫方式和效能辦的監督電話等基本信息,提高鄉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完善民主評議機制,深化拓展“三服務一滿意”活動。把民眾的評價作為檢驗作風建設成效的第一標準,深入開展“公訴民評”創建滿意機關活動。推行作風建設獎懲激勵機制,把作風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幹部目標責任制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形成正確的評價導向。

四、方法步驟

活動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動員發動階段(4月底——5月)。各單位要成立組織,健全機構,制定方案,建立效能動態管理系統,開展動員教育,營造活動氛圍。鄉黨委政府5月31日前,將活動方案和《松陽縣縣管領導幹部職責分工及任務目標調查表》報縣作風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階段:“五查五看”階段(6月——7月)。鄉黨委政府和幹部對照“五查五看”內容方法,全面開展“查問題、找差距”活動,每個幹部寫出自查報告,進行自我剖析;開展作風民主評議;鄉黨委政府和個人制定整改措施。並將梳理出的問題以及整改措施,於7月31日前報“縣作風辦”。

第三階段:整改落實階段(8月——9月)。鄉黨委政府和個人針對查找出的問題和不足,認真進行整改。每月20日前,將整改落實進度情況報“縣作風辦”。

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10月——11月)。鄉黨委政府和個人分別寫出總結報告。並在活動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把活動成果轉化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五、措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動員部署。要充分認識開展“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對鞏固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鄉黨委政府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動員部署,制定實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監督檢查,務求工作實效。要建立幹部績效動態管理系統,縣管幹部由縣紀委監察局建立管理系統,其他幹部由鄉黨委政府建立管理系統,開展幹部績效管理試點工作,推行效能問責制、任務銷號制、績效評判制,嚴格實行效能量化管理,定期通報效能監督情況,年底對各幹部績效進行考評,並將績效考評結果運用到幹部年度評級、評先等各項工作之中。

(三)總結工作經驗,建立長效機制。作風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長期性任務。今年的“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要在總結以往作風建設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活動的內涵。要堅持好的做法,不斷創新好的方法,積極探索作風建設與效能建設有機結合的方法途徑,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堅持不懈地抓作風建設促進效能提高,同時不斷健全和完善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幹部成長的良好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