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心理健康小結2篇

本學期我擔任我們二年級的心理健康,面對不同班級的學生,學生的情況我不是十分了解,於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我就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了解學生的情況

了解學生的情況主要通過幾個途徑:與班主任溝通,了解班上有那些比較特殊的孩子;通過課堂觀察學生的行為,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一些思想動態。

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處理現實生活和適應未來職業所必需的心理品質。

2.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心理保健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進行比較有效地教材分析

針對學生的特點,並根據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性輔導取向,本課主要設計四個模組的內容:

第一部分:認識自己,樹衛信心。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克服自卑、樹衛信心。

第二部分:學會關心他人,熱愛集體。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明確自己是生活在集體之中的,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這樣不僅能使他人愉快,也會讓自己得到快樂。

第三部分:調整情緒,協調關係。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穩定健康的情緒,建衛和諧、正確的人際關係。

四、確定教學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識。應使學生在了解心理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解決實際的心理困惑,學以致用,為此:

1.不宜過多採用文化課程的講授方式。

2.不宜讓學生把重點放在掌握有關心理學名詞概念與原理原則上。

3.多採用活動,討論反思等互動體驗式的形式。

4.通過場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教學,同學們能健康陽光地成長。

二年級心理健康小結(2):

在做學生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犯了錯誤,老師的批評、教育都不起什麼作用。那么,問題出在哪兒呢?俗話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老師的批評教育是在“曉理”,但並未使之動情。也就是說,並未說到他的心裡去,是因為他的心理有了問題,產生了障礙,所以在品行上表現出來。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對他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了,問題會迎刃而解。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是十分重要的。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關心家鄉建設;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常識;初步肯有惜時守信,重視質量,講求效益,優質服務等與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有基本的民主與法制的觀念,知法、守法。立志為實現“四化”、振興中華而學習,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初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相信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陳陋習俗。

2、道德行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關心他人,愛護、幫助他人。熱愛班集體和學校集體,愛護集體榮譽。積極參加勞動,初步養成勞動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質。

3、當前的形勢及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