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師範教師培養工作總結

我校是一所有六十二年辦學歷史的名校,是自治區一級師範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人才,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讚譽,隨著競爭機制向教育內部的引進,使得教育發展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大趨勢。目前,銀川市集中了銀川一中、二中、九中、唐徠、育才、六盤山高級中學等諸多名校,對我校的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如學生的生源、教師的師資等問題,可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我校近幾年各年級的班額數也由8個班發展到20個班而青年教師占全校教師近一半人數,所以,青年教師的培養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是學校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

一、培育目標:

1、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手段,能夠獨當一面,勝任畢業班工作。

第一步:學上課。新教師參加工作第一年,按照教學的一般規律,初步掌握教學規律,懂得課堂設計,能夠調控課堂。

第二步:會上課。教學第二年要按照落實教學大綱,總結經驗,改進完善教學方法,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

第三步:上好課。教學第三年在吸收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很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活動,能勝任任何一個年級的教學任務。

3、具備較強的教學管理能力,能夠勝任班主任工作

二、培養措施

我們把培養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作為培養的重點,通過學校教研室和教研組兩層培養,在最短時間內使年青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藝術等方向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

1、組建“一對一結對子”的幫帶關係,落實青年教師教學工作培訓

XX年8月經學校辦公會議決定,在全校範圍內挑選了以教研室主任為首的27位指導教師與34位青年教師結對子,形成了師徒幫帶關係,挑選的指導教師都有三屆以上任教高三經歷,教學成績優異,責任心強的骨幹教師承擔,而青年教師都是剛參加工作或沒有帶過高三的教師,對他們的要求是:

a、指導教師要指導青年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觀念,全程指導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具體包括教學計畫(每一學期一份)教案的格式、每周布置的作業量及批改情況和習題的選編及命題、制卷。

b、指導教師每周至少跟蹤聽課一節並及時對青年教師進行交流。

c、剛上崗的青年教師要求全程聽課,而工作三年的教師每周至少聽指導教師的2節課。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了這種“師傅帶徒弟”式的培養措施卓有成效。

2、學校通過教研室開展教研活動,落實青年教師的培訓。

a、為了新教師(剛工作)學上課,學校教研室在9月份利用一周五個下午時間,安排了一次“新教師上崗培訓教研活動”涉及聯考中的七門課程,15位新教師由教研組長出題,題目可以是一個問題的討論,一個概念的講解,一個課題的引入,一道計算題的解法等,青年教師在15分鐘內完成,然後由指導教師當場進行點評,高效率的對新教師如何上課進行了培訓。

b、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要讓教師勤學苦練“厚底子”,精通業務,才能在教學工作中,得心應手,深入淺出,學校教研室在去年10月份組織了“XX年度吳忠中學教師專業知識測試”由教研室出題;11個學科的160名教師參與(女教師45歲以下,男教師50歲以下),其中,下列幾位新教師的業務成績突出:語文學科的高文婧、英語學科的劉倩、物理學科的馬少華、化學學科的袁蓉。

c、為了儘快讓青年教師站穩講台,會上課,教研室在去年11月至12月組織了“吳忠中學08至09學年教師優質課競賽”由高三年級備課組推薦的11位優秀教師擔任主講,各教研組組織聽課、評課,給青年教師創建了學習培訓的條件和機會。營造了學習氛圍。

d、今年4月份至5月份,學校成立了以高校長、黃書記等九人組成的青年教師達標考核小組,對去年新上崗的18位青年教師按學科分組進行考核。學校制定考核標準,第一階段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選課題、備課;第二階段,在備課組內部進行講課、互評;第三階段,學校考核,由考核小組及本學科全體教師聽課,每周利用一個晚自習進行講評,先由青年教師自評、再由指導教師點評,最後由九位考核成員評講並打出考核分數(見附表),滿分為100分,最後考核的結果是有16位教師的分數都在80分以上。考核分數令學校滿意,尤其是劉倩、唐亞瑜、王彩香、丁志福、司媛、袁蓉、高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