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與學生坦誠相見思想匯報

尊敬的黨組織:

“教育”是一個大的系統,其中有很多要素,各要素均是在這一系統中發揮作用。同樣“課堂”也是一個系統。教師及學生只是這一系列或大或小系統中的要素而已。

系統中有些要素是有形的、具體的,例如教師和學生,還有些是無形的,不常引人關注的,例如“各項制度”,統稱為“體制”。這裡可以打個比方:教師和學生乃是水中魚、空中鳥,作為魚和鳥,它們是無法選擇水與空氣的。而這裡的水和空氣可以看作是“制度”。然,儘管限制多多,作為魚和鳥還是有一定的自主空間的,那就是它們應該在可能的範圍內,做好自己。

就這上述的例子,本人想闡述自己與學生交往的一些心得及感想,與大家分享。

矛盾與衝突

“教”與“學”在哲學上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相對應的就是“教師”與“學生”。歷來,教師與學生就是矛盾與衝突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同時又是統一的。他們總是圍繞“知識傳授”這一活動而相生相伴。這原本是件很自然的事。。。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各項制度的完備,他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也就隨之而來,並日益加劇。

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功利文化,強調的是競爭,競爭的資本就是“知識”。由此產生了各項制度。簡單羅列,有考勤制度、學分制度、考試制度、學位制度、大學制度、資格證書制度… …。人類社會日益功利化、制度化。我們的教育、大學教育亦是如此。學生單純追逐“分數”、“獎學金”、“三好生”,潛台詞就是凡是不考的,我就不去學。這是多么可怕,大學的一門專業,其學位課程頂多二三十門,這並不足以滿足培養一名合格人才的需要;選修課提供了學生豐富的選擇,然而學生盡挑容易通過的課程,避重就輕。如果拿到學位、拿到三好生、拿到獎學金還不足以在競爭中勝出,那就考研、考公務員、考托福等等。學生如此,教師呢,境況也不理想。年輕教師得拚命發論文用於評職稱,拚命掙錢為了買房,校內掙不到(職稱不夠,又拿不到課題),那就校外兼職;讀在職,提高學歷,為拿課題,評職稱等等;評上職稱的又得整天忙於填寫各種申請和結題表格。

在這日益功利化的氛圍當中,“教”與“學”很受傷。

關於分數

歷來,教師與學生矛盾的焦點在“分數”。分數在老師看來是“手段”,在學生那裡則是絕對的“目的”。於是原本簡單的師生關係變得複雜起來。一些學生圍繞老師套近乎,為的是分數;一些看似“聽話”的孩子,其實很不單純;一些刻意留老師電話號碼的學生不是為了日後討教,

而是便於考試前後的疏通;老師也有壓力,身邊沒有聽話,積極的學生,課堂紀律無法維繫。留聯繫方法本意是想拓展與學生的溝通渠道。分數還與“評師系統”掛上了鉤,令教師身陷囹圄。

面對如此現狀,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以下談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與感想。

公開聯繫方式

我上課有個習慣,在第一節課自報家門,並留下詳細的聯繫方式。其目的是拓展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渠道。而且理想的狀態是,希望學生在課程結束後甚至畢業多年後依然能夠與我保持聯繫。然而,事與願違,絕大多數情況下,與我聯繫的學生都是衝著“分數”來的,有時情況非常誇張,家人多有抱怨,一度讓我幾乎想放棄這種做法,覺得完全是自討苦吃。然而我始終堅持下來,我不能因為那99%的“壞學生”而傷了那1%的“好學生”。事實是,在我教學中確實有那么一些抱著單純學習目的與我保持聯繫的學生,儘管很少。

教師的職業比較特殊,其工作對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師不光是“授業”還要“傳道”。課堂內外與學生的深度交流是必須的。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生關係一旦確立,是一輩子的事。學生只有在校時,與老師充分交流,日後才有可能彼此保持聯繫。

在我的全校公選課上,常常有學生課程結束後甚至畢業出國了,依然與我保持聯繫的。甚至還有過沒上過我課的學生通過選我課的同學聯繫上我的。對我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身正不怕影斜

法治社會裡,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法律關係,法律是一把雙刃劍。每一個人隨時可以投訴別人,同時也隨時可能遭到別人的投訴。教師與學生,某種程度上還是一對法律關係。教師掌有給學生“打分”的權利,學生也有權對教師的“判分”提出質詢。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學生電話過來質疑分數的情況。這裡面又分為兩種情形:1)對自己的分數心知肚明,估計老師那是一筆糊塗賬,試圖將老師一軍,讓老師給改分;2)確實對判分有疑問。每每如此,我反而很興奮。原因在於,首先這是對老師的信任,另一方面可以以此為突破口打消學生中間的一些疑慮。以公選課為例,每學期我有四門次,學生總計約800人,每次考試的試卷均保留1年,並且不及格試卷單獨列出,以便調閱。通常,那些電話過來“詢分”的同學總是“軟硬兼施”。我總是耐心傾聽,分析學生屬於哪一種情況。那些無理取鬧的自然不會要求調閱試卷,而有學生要求調閱試卷時,你必須能夠應對。每次給學生調閱試卷,學生總能與我交談許久,過後,雙方都有一種釋懷的感覺。學生儘管對老師、對學校、對社會有種種抱怨,但多數還是通情達理的,有時需要給他們一個適當的傾訴及宣洩的渠道。而教師應積極主動應對學生的傾訴,並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學生傳達積極、正面的訊息。那些大量負面的訊息都是道聽途說,也許以偏概全,而學生與你的接觸,雖然僅此一件,卻屬“眼見為實”。作為教師,應該學會如何把握這樣的機會。

坦誠相見

有位美國留學回來度暑假的學生,與我交談關於美國大學課堂的事。她說美國教師特別喜歡在課堂上透露個人隱私(生活),特別受學生歡迎。我覺得這值得我們借鑑,儘管國情不同。

如今我們面臨的許多問題,其根源並不在於我們自己這個層面。而體制或者叫系統的問題,最終會在各要素層面具體反映出來。老師與學生若能夠坦誠相見,師生關係將融洽許多,許多矛盾會迎刃而解。高高在上,或者避而不談,反而不好。如何做到“坦誠相見”,

又該如何把握分寸?

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1)從大處講,教師可以適時與學生探討社會及教育體制問題。抓住個別機會向學生透露學校的一些時事要聞,讓學生了解“真相”。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學校,讓學生關注學校並積極思考學校面臨的種種問題。不要單純的把學生當成被管理的對象。學校也只是教育生態下得一個子系統,說開了,學生是能夠理解的。 2)從自身講,教師可以選擇時機向學生介紹自己的職業生涯及工作經歷,以及最近面臨的問題,甚至個人生活境況。目的只有一個,向學生展現一個真實的“老師”。透明與公開並不會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引發牴觸和消極情緒,相反,這將有助於師生相互間的理解,增加信任。

人無完人,孰能無過。面對如今的教育生態,作為教師,有些卻也實屬無奈。現代社會,年輕人的成長環境變得不再自然,受到的教育不再全面。他們自始至終被功利化的“分數”所圍繞。如能透過老師了解有關社會、家庭、職業方面的信息,將有助於其道德的健全與人格的完善。避免在抱怨的同時,自己也成了被抱怨的對象。

同學聚會後的感想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這是自高中畢業XX年來的首次聚會。於我而言,還有了另外一份感觸,即,將來我的學生在聚會時,將會如何評價學校,評價他們的老師——我?那次聚會上,班主任也來了。席間有同學透露,某某同學對當年班主任將他開除一事久久難以釋懷,或說其他同學都為此深感惋惜,愛莫能助之情溢於言表,該同學也僅僅是調皮搗蛋而已云云… …,我已記不大清楚。此番言語讓我深受觸動,“開除”一個學生應該是萬不得已的事,如若老師真的愛自己的學生,為何不再努力爭取一番?如此一來,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不值錢的“高中文聘”,關鍵是一個年輕人的自尊、自信沒有了。他並沒有感受到來自學校來自老師的“愛”,一個沒有感受到愛的人,能夠多大程度上指望他去愛別人呢?

反思現在,如若教師不能真正愛自己的學生,高高在上,或者隨波逐流,那么,多年後的師生聚會,會是怎樣的情形?

就在文章快要擱筆時,又接到一位學生的電話,關於選修課“掛科”的事,欣慰的是該生言語坦然,只是諮詢相關學分政策的事。現實中往往這樣,學生今天罵你、恨你,將來他會感激你;相反,今天他口口聲聲說感謝你,也許一旦打完分數他就會罵你,罵學校。那如果為師真心愛自己的學生,與學生坦誠相見,那將來的聚首,氣氛將會是融洽的。

匯報人:xx

XX.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