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教師過渡教育感想

初一是整箇中學時代的起始階段,也是由國小教育到中學教育的過渡時期。學生感到既好奇又迷茫,很多家長也為孩子能否適應這儀特殊時期的教育而有些擔憂。如何幫助初一學生渡過這一教育時期,順利進入中學階段,這裡就個人工作經驗談幾點看法:

一、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

一個人只有能正確地認識自我,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教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這是跨入中學的必修課,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抓住入學教育的契機,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優缺點。自個兒的愛好是什麼?最擅長做什麼?談談對將來的打算,確定人生奮鬥的目標。充分抓住學生對新環境的好奇,對新學校的熱情,對新事物的美好期待,找到自信,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開始自己的中學生活。教師也趁此機會深入實際了解學生,為以後展開教育教學工作,因材施教做好準備工作。

2、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為他們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在活動中認識自己,感受成功,找到自信。老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獨特之處,放手培養,從而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從自己的身上而不僅僅是從別人的讚賞中獲得自信。

二、明確規章,養成習慣

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這個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習慣比喻為一根繩索,每次行為的重複,就相當於又為它纏上了一股繩索。很顯然,每天纏,不斷纏,纜繩會越來越粗,終於有一天,會粗到牢不可破。從這個意義上講,壞習慣如果開了頭,每做一次,纜繩就粗了一些,以後要去掉就困難了。而好習慣一旦養成,也便會終身受益。所以學生一進入中學,就要求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學習規章,明確方向。可以通過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十不準》《學校恔規》等,讓學生明確自己該怎么做,平時要按照這些來約束自己的言行,並嚴格要求,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班規,實行量化考核,建立學生個人擋案。堅持每周進行總結。並和家長隨時保持聯繫,了解校外學生的表現,對他們一開始就要提出嚴格的要求。

2、注重養成,培養習慣。教師在這方面要講究耐心、細緻,比如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教給具體的一些方法,怎樣預習、複習,上課怎樣聽講、作業的完成等等,並且要監督督促到位、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有利於縮短習慣養成的周期,可適當建立一些激勵機制,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進步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同時教師也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一開始就為學生指明方向,養成習慣這一環節顯得尤其重要。

三、創設優良班級,增強凝聚力

良好的班集體能幫助初一學生很快的適應國中生活,為學習、成長提供健康、向上的氛圍,可以讓優生更優秀,差生更努力,是由班體集每一個學生建立起來的成長家園。

1、成立班委會。班委成員在確定以前,要先明確各成員的職責,再採取自我推薦,同學選舉等方式確定,並要求班委成員要各施其責,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作好表率、另一方面還要當好老師的助手,為共同創造良好的班集體努力。

2、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老師要做到放手讓班幹部去展開工作,不要包辦代替;隨時觀察班幹部的表現,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教給他們工作方法;對班幹部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幫助他們樹立自己的威信。針對班級中出現的問題,指導班委有計畫地開展班會活動。有利於實現教育目標,有利於全面發展,符合青少年特點,能夠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