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教師過渡教育感想

四、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他們將來是否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應貫穿教育教學始終。

1、初一學生已開始步入青春期,身體發育處於人生第二高峰期。老師和家長應多了解他們,多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朋友,讓他們隨時保持健康的情緒。學會及時調整心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正確對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敢於面對失敗和挫折,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爭取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

2、老師對學生犯的錯誤要正確的對待。“找到了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往往也就是他們的轉折點”、“孩子的成長需要欣賞”、“孩子所犯的錯誤都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可愛的錯誤”、“成功是孩子進步的階梯”——這幾句話要成為教師的教育格言。作為教師要敢於和善於運用讚揚的方法,既要讚揚學生的優點,又要“讚揚”學生可愛的缺點,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心理氛圍。

學生是正在成長中的人,過去,大家總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總以為老師這樣說了,學生就應該這樣做好,不能容忍學生出現缺點、錯誤和問題。人們片面地認為嚴師出高徒,把批評、懲罰當作與引導、鼓勵同等重要的方法加以運用,導致強制教育方式的盛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當我們從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角度出發,認識到學生是正在成長中的人,而不是一個成熟的人,學生在認識世界、探索生活、學習做人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這樣那些樣的缺點、錯誤和問題時,就會發現,這正是學生積極成長的個性特徵的生動體現。因此,學生身上的缺點、錯誤和問題,都可以稱作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可愛的缺點、錯誤和問題。”老師學會包容,給他們創造改錯的機會。

國中一年級作為中學時代的起始階段,將對學生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只要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做好耐心細緻的工作,奉獻一片愛心,學生就一定能很快的適應中學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