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教育心得體會

農村義務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質,穩定社會,發展經濟,強盛國家。農村義務教育是“三農”問題的焦點,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關係到和諧社會的構建。義務教育如有健全的制度和健康的倫理,也就是說在制度上體現出公正、合理、有效性,在倫理上體現出真誠、平等、人性化,那么黨的教育方針就會順利實施,教師就會充滿熱情,學生就會健康成長,人民就會真正滿意,我們的教育就會生機勃勃,我們的國家就沒有後顧之憂。

然而,目前義務教育存在著許多令人遺憾和不安的現象與病症,如下:

一、投入問題。義務教育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福利長期不能解決,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正常工作和教師的積極性。

一所學校應有年度的預算,一切工作按計畫進行。上級部門各種各樣的達標評比檢查驗收要根據實際意義與效果,根據學校的承受力應該減縮。如果學校的最基礎問題都解決了,學校仍在違規違紀那就該受嚴處,這也是制度人性化的要求,如果不管學校死活,讓校長“偷養”學校而被“挨打”這是不符合人性的,紀律法律應嚴明,但要公正配套,要同社會主義的人性倫理相溶,然而這些也有許多令人遺憾。

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問題長期困惑,損害了教師的感情,也麻木了整個教育。教育轉移支付和三稅被一些地方政府移用都成了司空見慣,一說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官員就把教師的人頭費頂了上去,一說教育轉移支付沒著落,一些鄉鎮就說教師的工資都是他們發的。好象發了教師的國家工資就是了不起的政績,好象教師拿了工資就要承擔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的責任。如果把轉移支付都用在教師的國發工資上,那轉移支付還有什麼意義?難道沒轉移支付教師就要挨餓了嗎?至今縣鄉兩級政府對教師的管理還不能理順,還在互相扯皮。

有些學校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試圖通過辦寄託捐資班來彌補辦學經費的不足,但有的縣政府以承擔責任為藉口將一部分捐資費轉用為重點高中遷建。要建重點高中,視財政可能未必不可,但義務教育已困難重重,難以解渴,怎么將可憐的義務教育捐資費再轉為他用呢?

二、學生平等問題。義務教育就是使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能在同一片藍天下,同唱一首歌,同受一種愛,也就是說在一定的地區範圍內所有的學生接受平等教育,有教無類。可是如今義務教育出現了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出現了寄託捐資班的怪胎,這就根本偏離了義務教育的方向,導致學生受到了畸形的教育,從而扭曲了學生的心靈。

義務教育搞私立學校其實就是使老百姓負擔更重,除了有錢人追求貴族教育外,很多人都是為了孩子成績或是為了體面而承受重負的。私立學校辦學的出發點與義務教育的本質是不相融的,私立學校的情感世界與公立學校也不同,儘管有許多的包裝,其作用肯定會對學生的心靈和精神起了負面影響,學生認為,你們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收我的錢,我的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有了錢。

三、教育資源與教師待遇問題。義務教育需條件、設施、師資等等,這些教育資源如果合理利用會促進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整體發展,但目前這些教育資源在很大的程式上存在著一是分配不均,二是浪費嚴重,有的學校校舍在空置,有的在“超載”;有的學校教師緊缺,有的超負;有的學校有豐富的多媒體計算機、塑膠操場等等,有的還是破凳桌加黑板。有的學校即使有先進的現代化裝備,有很好的師資,有很好的資源優勢,化很大的代價投入,但與它的教育教學效益,與它的產出很不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