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教育心得體會

四、風氣問題。現在教育的不正之風非常活躍,非常頑固。形式主義、虛假作秀、沽名釣譽、惡性競爭、唯利是圖、趨炎附勢、投機鑽營、權錢交易等現象充塞市場,嚴重地腐蝕著義務教育的樹根與枝葉。唯上唯書成了傳統,人們的言行都要服從於領導的觀念認識和心理需求,講真話難,實事求是難,堅持原則,反對歪邪更難。

不少地方單位不講實際,不講效果,只求花樣,只求熱鬧,會議、檔案、表冊、檢查、活動等等,多得眼花繚亂,但不知教師的責任心和業務增強了多少,不知學生的道德和能力發展了多少,不知學校的問題解決了多少,不知教育教師的地位提高了多少。形式主義的專家不斷製造麻煩,勞命傷財而不知恥,還以為自己有成績,很能幹,有的人還從中玩規則,得私利。

以上所說問題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倫理與制度機制建設的不規範、不完善甚至是空白。

都是與義務教育的本質要求和環境要求極其不和諧的,是不能任其蔓延擴散的,是不能熟視無睹的。

義務教育根本問題還是要在管理機制上下功夫,使管理機制真正體現出系統化、民主化、法制化、人性化。一方面狠抓制度建設,真正深入調研,明察事物,了解真情,去偽存真,抓住要害,努力使制度完善合理,切實可行,落實到位,發揮有力,作用有效。一方面狠抓倫理建設,理清思路,把準脈膊,認準方向,積極引導,明確道法行為準則,推崇合理的價值觀,正確評價是與非、善與良、美與醜。制度與倫理要形成合力,使之互動互補互長。由此綜合起來還有幾點需要強調。

(一)政府應對義務教育承擔全部責任。如果藉口發展民辦教育,削弱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那么就有可能貽害後代。民辦教育並非不能發展,但在目前的情況下,義務教育階段不應實行營利性的民辦教育,政府必須對義務教育承擔全部責任,這是我國法律的規定,也是執政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同時政府在義務教育沒有民辦學校的情況下,應保證所有義務教育學生免費,還保證所有義務教育的中國小辦學經費和教師應有的待遇的落實。對於其它以營利為目的民辦教育機構,國家應徵收特別的教育資金,用來解決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問題。只有政府真正承擔起責任,建立一個民主監督體制,義務教育的生存與發展才有保障。

(二)守住靈魂,扭轉義務教育的種種不均衡。現在教育的城鄉、區域、階層的機會不均、資源不均、 待遇不均相互交織,匯成了一些天壤之別的刺目反差,這種差別埋下了社會矛盾、人際緊張的隱患。致力於構建和諧社會,奔赴全面小康的我國不能一味陶醉於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總量而忽視教育各種不均的結構失衡。xx總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大會上指出: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靈魂,沒有教育機會的均等,就談不上社會公平。所以,義務教育不能喪失靈魂,扭轉教育不均是良心道德工程。展望未來,守住靈魂,才能保證農村義務教育改革的深化,才能激活教育全面走向和諧發展。

(三)教師的編制、流動、待遇要合理化。農村學校應以學校為單位核定教師編制,核定教師編制要多維考慮。對農村優秀教師的流失應出台相應的措施予以防範。農村教師被別的學校無償引走或拉走,應有補償辦法,使流入地對流出地有所補償,流出地用補償金再聘其他合適教師,或者為在崗教師提供進修機會,這樣才有利於保護農村教育。對教師的待遇應統籌化,在一個地方內應基本平衡,要保證農村薄弱學校教師的福利待遇不虧。只有分配合理才能使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