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學習心得

教師個人學習心得(2):

認真聽了華南師範大學 張俊洪教授的關於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專題講座,現把我聽後的心得體會談談。當今的教育,是人類崇高的事業,這一事業的承擔者就是教師。教師傳遞人類的文化科學知識,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教師的歷史使命,光榮而艱巨。人們用“百年樹人”來表達教師工作的深刻意義,用“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表達對教師的崇敬。“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民族希望之所託,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在這次講座中張俊洪教授首先圍繞“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向教師們講授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問題”、“教師專業發展在中國的歷程”、“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和“如何撰寫教師專業發展規劃”。讓教師明白了“什麼是教師專業化成長?如何克服專業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高原現象?怎樣做好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等內容,理論聯繫實際,通過互動研討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讓教師們深刻地認識了教師專業的核心要素,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標準、結構,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和克服的對策,開展專業發展規劃的緊迫性等與教師職業發展有關的問題,並通過豐富的實例,對如何做好教師職業發展規划進行了具體的指導。2、最後,張俊洪要求教師們要充分認識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實際行動,制定和落實相關規劃,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學校的教育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認識到只有堅持不斷學習,才能提高學科功底。只有重視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教學經驗的積累,才能走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道路。在今後的工作中爭做一個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

教師個人學習心得(3):

這學期是我任教的第二年,我擔任初一年級的英語教學。由於教學經驗頗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測出來才知道不如人意。後來聽同學們反應,才知道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聽不懂,而教學的部分內容同學們以前從來未接觸過。從而可知,我在上課前根本沒有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範文參考網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