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心得

二、《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語法教學的要求和建議

XX年《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部分 “前 言”中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辭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並在第三部分 “ 課程內容”中就“知識目標”分級提出了對語法教學的目標:

語言知識二級目標 ------語法

1、知道名詞有單複數形式;

2、知道主要人稱代詞的區別;

3、知道動詞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形式上的變化;

4、了解表示時間、地點和位置的介詞;

5、了解英語簡單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語言知識五級目標 ------語法

1、了解常用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

2、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3、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達方式;

4、理解和掌握描述具體事件和具體行為的發生、發展過程的表達方式;

5、初步掌握描述時間、地點、方位的表達方式;

6、理解、掌握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的表達方式。

語言知識八級目標 ------語法

1、進一步掌握描述時間、地點、方位的表達方式;

2、進一步理解、掌握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的表達方式;

3、使用適當的語言形式進行描述和表達觀點、態度、情感等;

4、學習、掌握基本語篇知識並根據特定目的有效地組織信息。

在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的“教學建議”中提出:

(三)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本《標準》以學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著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占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XX年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於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