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教學設計心得

2、通過對kmno4跟h2o2和mno2製取氧氣的對比,了解實驗室製取氣體時設計發生裝置的一般思路;

3、懂得氣體的收集方法與氣體的性質的關係

4、學生熟悉基本實驗技能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嚴謹的工作作風。

引出氣體的製取→了解氣體製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用kmno4製取氧氣的儀器裝置及操作注意事項→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檢驗氧氣。

探究h2o2生成氧氣的條件,同時引導學生從藥品的狀態及反應條件兩方面與kmno4生成氧氣對比,嘗試設計其他的制氧裝置。

第3課時

1、使學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學會鑑別二氧化碳

2、使學生理解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概念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同時樹立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用途的觀點。

教學思路:

問題情景:自然界裡二氧化碳總在不斷地消耗、生成。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變化嗎?

歸納小結: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環中的地位和作用,對自然和人類的影響。

提出問題: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山谷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谷”。當人們牽著小狗穿越山谷時,小狗便會莫名死亡,而人卻無妨。當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時,便也會倒地身亡。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探究實驗: 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聯繫已學的反應實例,歸納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的特點。

交流討論:二氧化碳與人健康的關係。

第4課時

1、能根據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設計實驗;

2、理解為什麼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藥品選擇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

3、能根據藥品與反應原理設計發生裝置;能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驗證及驗滿的方法;

4、學生自己動手製取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5、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及熱愛科學的精神。

1、回憶並寫出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討論有哪些方法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時演示石灰石與稀鹽酸、石灰石與稀硫酸及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通過分析討論確定藥品;

3、引導學生設計發生裝置、收集、驗證及驗滿的方法;

4、學生動手製取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完成各項操作。

4.實施“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體會

4.1有助於學生構建知識

單元教學的著眼點是“單元”。從教學內容看,單元教學以一個“單元”為相對獨立的教學單位,強調從單元這個整體出發設計教學,突出內容和過程的聯繫性和整體性。從教學目標看,單元教學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和有效落實問題逐步得以實現。從教學方法看,單元教學不是對單元內各課題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某個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有一定思維梯度的科學學習過程,注重學習的階段性和層次性,避免了傳統課時教學的隨意性與盲目性。

4.2有助於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智慧型結構

對化學教師而言,顯然單元教學設計比傳統的單課時教學設計更具有挑戰性,通過單元教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視野從單課時的微觀範疇轉向更為寬闊的單元巨觀範疇,能夠從單元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有利於使巨觀層面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同時又能使單元內的課時教學變得更加富有彈性,有利於最佳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