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學改革心得

國小教學改革心得(2):

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國小體育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但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而且還需要提供多種問題解決的方案。我認為,其中一種方案就是如何使體育教師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術。否則,我們即使有理想的課程計畫、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其結果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本文是我在進行基礎課程改革實踐與探索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牐犚弧 轉變觀念、更新理念

牐犘驢緯燙逵教材,應和了新世紀對學校體育教育的要求。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引起教師角色、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在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產生了極大影響。新課程改革教育的預期目的就是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是"多元智力理論"。它不僅是一切知識和技能所開出的鮮艷花朵,而且也是一切"教"與"學"所結出的最終果實。現在是資訊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教育報的一篇文章中說,"需要通才,有創造能力,終展能力,身心協調的人"。

牐犔逵活動中充滿了可創造性的元素與機會。例如:教學比賽及遊戲的規則就是如此。它本來是為了公平地、愉快地進行的,但在具體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調整和修改,既為體育教育的目的服務,又為學生愉快地進行體育活動服務。在進行某種類型的體育技能教學時,我們可以把課本上列舉的部分學練手段對技能鍛鍊的作用及原理向學生作簡要介紹就行了,學生可以據此選擇或創造新的適合自身的方法進行鍛鍊,只要有效果,教師就應該給予鼓勵,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從體育學習活動中得到樂趣。

牐犚虼耍針對新課程教材編注欄中眾多的"自我測評"、"自我認識"、"自我閱讀"、"想一想"、"看一看"、"讀一讀"、"試一試"及"學一學"等等。作為教師首先應克服思維定勢,提倡發散性思維。讓老師和學生總是同處一個平等交流的氛圍之中,學做"孩子王"。學生可以隨時打斷老師提問,甚至於可以立刻進行課堂討論,把寶貴的課堂時間用在激發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上,鼓勵引導學生根據當前條件和已有經驗,沿著不同的角度進行學習和思考,產生大量的構想,進而提出獨特見解,並通過教學實踐進行檢測。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使新課程教學落到實處。

牐牰、根據課程目標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

牐牨醵國小是廈門市體育課程改革基地學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際,討論有效教學內容,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由於課程標準對學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體化,我在選擇內容上,只要能讓學生情思躍動、想像馳騁、運動活躍、生命力得以張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皆來者不拒。正是有了這種種努力,課堂教學綜合化的程度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