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體會交流

人們常說“嚴是愛,松是害”,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班也應該有班規,在治理班級過程中,要有嚴明的班級紀律,讓學生知道該乾什麼和不該乾什麼。“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對班級的常規管理,只有嚴明的紀律才能約束學生的思想、行為,才能使班級穩定。但有了嚴明的班紀,並不是百事無憂,畢竟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有時難免會控制不住自己而違紀。對於違紀的同學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嚴肅地進行批評教育,直至改正為止。否則條約、規範、守則、制度都將成為一紙空文,甚至還會助長違紀的風氣而影響班級穩定。當然還要注意要嚴而有度,不能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分歧情緒,從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

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培養班級凝聚力,以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尤其是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追逐打鬧,不做危險的遊戲,讓他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平時多思考,勤動手,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我還經常給他們講班級的集體榮譽,比如:讓他們看看紀律衛生紅旗,哪個班級最多,我們班做得怎么樣,哪些地方不足,是什麼行為損害了我們班級的榮譽,培養學生熱愛班級的感情,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疑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是學生模仿的樣板,因此,班主任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師德規範來約束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起威信,才能更好地約束學生,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

2、教育的愛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責任感,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愛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作為班主任應該有更廣泛的愛、無私的愛、真誠的愛。要把自己的愛撒向每一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在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一個沒有愛心的班主任,就不會有充滿愛的集體。一個沒有愛的集體就是一潭死水。我們班有個學生,我在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就聽說他的爸媽在鬧離婚,他的爸爸甚至不允許他的媽媽到學校來看他,更不允許他媽媽將他帶回家,孩子也因為這件事很痛苦,很自卑。當我了解了這一情況後,找到了他,與他談了一些話,我覺得我只是做了老師該做的,但後來在他的日記中,他向我敞開了心扉,說沒想到我會去關心他,寫到他在家庭里感受到的“冷漠”,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有時也會拿他出氣,我感受到這個孩子心靈需要愛的溫暖,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推心置腹的和他談了很久,叫他試著去和父母溝通,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多為父母考慮,告訴他天下沒有一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我看出他被我說動了,放假回家他看到父母為他做的好吃的,看到父母為他忙碌,他再沒有了抱怨,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後來他寫的入校感受中,說是班主任讓他成長成了一個正常的孩子,我很欣慰。後來,我還以“感恩你的父母,理解你的老師”為主題開了一次班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不少學生家長都向我反映說孩子長大了,比以前更懂事了。其實,只要我們真心的去愛每一位學生,他們一定會感受到的。“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會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