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學習體會:最適合的=最好

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應該從具有創新意識的課堂開始,每一個老師都用一個教學模式,每節課都是一個模式。廣大教師的創新精神得不到尊重,不給教師留下自主選擇和創造的空間,怎么能有效地實施教學呢?這樣的教學老師沒創造性,又怎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呢?

五、教學模式因學科制宜。

新課標修訂原則指出:“各學科課程標準要體現本學科最重要的知識與技能,關注教與學的過程與方法。”各學科的內容不同,學科的基本結構不同。這些決定了教學模式也不能一個面孔。再就是每個學科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有的側重理論,有的側重技能;有的側重讀,有的側重寫;有的側重理解,有的側重記憶;有的側重知識的學習,有的側重知識的運用;有的兼而有之。如練習式教學模式適合音、體、美等技能學科的學習。就同一學科來說,各個內容是不同的,教學模式也應該有所不同。

當然,影響教學模式選擇的不止這些因素,這裡就不再多說。對待各種教學模式,我們應該歡迎。問題是怎么學、怎么用。可以先模仿,再組合,再改造,再創新。要科學選用,巧妙組合。要他為己用,努力創新。要先學百家,融會貫通,然後自創一家。學習和掌握教學模式,也是為了最終擺脫已有的教學模式,然後創造出自己的教學模式。這是一個比較高的境界。“中國傳統謀略智慧講究法無定例,不拘一式,順勢而為。”教學模式的選擇不正符合這個謀略智慧嗎?不同地方、不同時間、不同教師、不同學生、不同學科就該有相應的教學模式與之適應。總之,對教學模式的選擇,我們要活學,活用,因為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