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研修有感:做一個有價值的老師

四、教師要有進取心

原來我們說過,老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應有一桶水。在這次會上,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王文湛說,這理論已過時了,應該說:“學生是一杯水,老師就必須是自來水、是長流水”。想要我們教給學生找水的能力,我們就必須具備水源啊。我們所儲備的這些知識,對學生而言,已經不足夠支撐了。所以我們經常給自己充電,要多背一些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那樣才能信手拈來。我們要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其實在老師教學生的同時,也是向學生學習的機會。新時代的學生擁有我們所沒有的知識,所以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另外,讀書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專家們能夠旁徵博引,侃侃而談,都得益於他們的知識廣博,博覽群書。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把想說的觀點表達出來。

平時很少看書的我,想想真的是無地自容。高老師講座時那一個個信手拈來的生動小故事,無不體現出她的智慧所在,沒有她平時淵博的知識積累,又怎能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遊刃有餘呢!(左右逢源好像不是褒義詞,是吧?)是啊,有的地方我們努力也能做到,就像吳正憲老師說的,每天進步一點點,每節課改變一點點,每天反思一點點、、、只要有信心,有恆心,就能成功。所以我暗自下定決心------以後每天堅持看書至少15分鐘、每天寫一篇小反思,這樣才能在思考中提升自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就有。高金英老師還說,教師最好是一個“雜家”,什麼都會一點,教育教學工作就能駕馭自如。是啊,作為教師就要有不斷學習的精神,只有博覽群書,用知識豐厚自己武裝自己,想學生所想,做學生想做,學生才能佩服你、喜歡你。用自己的獨特魅力來感染學生,就像孔子說的那樣“親其師信其道”。

做老師,需要有智慧,做一個有價值的老師需要大智慧。那么,我想這種智慧就是從讀懂學生開始,讀懂教材開始。就像吳正憲老師說的那樣,要知道“學生的知道”,才是真正的好老師。我將努力做到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