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4篇

課程改革為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向我們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深深感受到學校組織“以校本教學教研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專題的校本培訓這個平台,給我們創造了在新課程教學中探討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有了向更多優秀老師學習契機。為期八個多月來的校本培訓,經歷了老師們的專題培訓,感受頗多。

教師必須擁有教育的靈魂

新課程改革,歸根結底是教育思想的變革。教育思想的變革是課程改革的先導和核心,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師作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為教師的第一素養。偉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師的偉大,進而建構了教育的偉大,沒有教育思想,教師就成了一台機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信仰。教師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養能否跟得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從根本上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成敗。在學校組織的“教學論壇”、“德育論壇”上,譚水林、丁曉群、陳成等等,許多優秀的老師們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詮釋了教師教育崗位的真諦,是一份平凡人的樸實,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輕老師,在工作的起點上,薰陶著這份思想,是彌足珍貴的。

教師必須讓課堂涌動著生命的活力

學生的培養沒有和生命意識有機聯繫起來,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就沒有全面、深刻地體現出來。同樣,教育的生命意蘊得不到陶冶和滋養,教育也就顯得貧乏和粗糙。課堂教學應該充滿生活氣息——生活性教學。課堂教學應該向生活回歸,雖然生活不等同與教學,但教學一旦離開了生活,那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本了。一堂好課絕不應該孤立與生活之外,與學生的成長無關;一堂好課更應該是學生探索現實和未來世界的視窗,是學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廠和加油站;只有植根於生活世界並為生活世界服務的教學,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發課堂的的生命力,也就是從內驅力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本階段的校本培訓中,我們生化組的金國文開了一堂公開課,全組成員從教學有效性的角度分組對金老師的課進行課堂觀察。“從教學模式的設計上觀察教學的有效性”、 “從教學資源的利用上觀察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師問題的設計上觀察教學的有效性”、“從師生的交流互動中觀察教學的有效性”每個小組負責觀察一個角度,每個成員在自己的觀察角度上做好記錄,並統計分析,以數據化的觀察結果來探討課堂的生命力。每個小組成員都作了自己的發言,分析並且反思。這樣的形式,讓每個聽課者都有收穫,特別是我們年輕老師,在這個平台上,有了更多學習的機會,而且是課堂細節上的學習,很實在,很有意義。不光是我們年輕老師,相信很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最後是這次校本培訓的幾點思考:

1、校本培訓要符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才能發揮整整的作用。我校的教師隊伍特徵:老中青適當,大部分中青年教師正朝氣蓬勃地渴求著自身專業的發展,這種實際情況要求培訓既要有理論層次,又要有實際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訓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和中青年教師的能力,培訓形式上主要採取老幫青、青幫老,取長補短,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2、在培訓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將教師分成學習小組,圍坐在一起,圍繞主題進行討論。由學校出示討論題,各小組展開討論。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體交流。既有生化組大組進行的集體討論,也有備課組進行的關於日常教學的探討;既有公開課的互聽,又有課後得互評。每一種活動形式中,都得到了相應得學習探討。

3、校本培訓中多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聽課為主,聽課教師與上課教師一同研究內容,分析尋找本節課的成功與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普遍歡迎。還要反思教師自己撰寫的教學案例、實踐後要進行反思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更新觀念,改善教育行為,提升教學水平,適應社會的發展。

4、新課程提倡學生間的合作,更提倡教師間的合作。每一位教師對教學的體驗、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討論使教師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通過交流,大家取長補短,減少了走彎路,達到了資源共享。例如,校本培訓下我們備課組的常規活動,課前,有集體備課、試講,確保了課的質量。課後,本人說課,備課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討論找出本節課的優點與不足,使每一位教師都明確了一節好課的標準,指導今後的教學。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理念。教育教學與專業研究相結合是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必由之路,以校為本的校本研訓既是學生髮展的要求又是教師發展的要求。學校給我們借校本培訓,給我們創造了學習和探討的機會,作為年輕老師,在渴求自身專業快速發展的途徑上,我們需要這樣充實豐富的學習和工作內容,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上奠定厚實的積累。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通過這學年的校本培訓後,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展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如關於真才實學的老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現在,我有了更理智的看法,教師們不能再像一部部快速老化的汽車超負荷地在公路上疾駛,社會應該重視教師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在教師中大力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以前看電影《燭光里的媽媽》的場景時,我感受頗深: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優秀教師的形象無外乎就是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學校里,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大多不好,有的帶病上課,甚至當場暈倒。他們沒有天倫之樂,老人臥病在床,卻不能侍奉左右;活潑可愛的孩子沒人帶,只能反鎖在家;親人過世,卻不能趕回家見最後一面。教師是凡人,不是籠罩在崇高光環中的聖人,教師不應是站在講台上拖垮早已患病的疲憊身軀,而充當學生含淚學習的崇高榜樣;教師也不應無情地把正發高燒的子女留給年邁的父母,自己卻被頌揚為舍小家、顧大家的優秀典型。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無疑是殺雞取卵。

總之,通過這學年的教師校本培訓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名讓領導放心、學生滿意、家長信任的好教師就是要以熱愛事業為核心,把熱愛學生視為靈魂,在構建師生和諧關係的基礎上不斷進取。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訓也如期而至。回首剛剛走過的幾天時間,是忙碌的、是炎熱的、是辛苦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收穫著、成長著、快樂著。校本培訓的集中學習時間結束了,我由衷覺得時間沒白花,而且我感受今年的校本培訓是歷年來安排的最充實、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淺。

在此次培訓中每一個講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講座專家們博學深思精神的同時,我更關注講座的內容。對我來說,講座中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一、在專家的講座中,我領悟到:不斷的進步是以不斷的學習為前提的。

我個人很喜歡專家講座,當書越教越疲憊的時候,需要見多識廣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專家高屋建瓴的給我指導,助我突破瓶頸。專家講座滿足了我的需求。四天的培訓結束了,但我的學習並未結束,相反,以此為契機,它才剛剛開始。專家給我們推薦了很多有名的書籍,我將會一一去學習研讀。

二、轉變思想觀念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老百姓的意識也逐步提高,過去的“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過時,老百姓逐漸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為孩子選擇優質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跟上時代的發展,做一個能適應社會並受到老百姓喜歡的人民教師。

三、加強學習

過去不代表未來,要轉變觀念靠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以學習來改變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本次校本培訓,我更強地意識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在這些專家們面前我多像一隻井底之蛙,什麼教科研,什麼新的備課理念,我都覺得很新鮮,有些以前真的連聽都沒聽過,更別提去實踐了,我有了一種很強的危機感,所以學習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使危機有轉機,所謂“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相信自己能堅持。

四、學會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波斯納也說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雖然有過反思,但從來沒有很認真地正規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執行,只是在頭腦里想想就過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學會總結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五、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

“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七、在課堂上應該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確實,只有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錯的,都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印象。課堂四十五分鐘,我們應該捨得放棄,多留點時間給學生,讓他們學著思考,學著總結,留下印象。

總之,通過校本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使我們的教師能夠儘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在教育這個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會努力總結自己的教學,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課,努力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課程改革為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向我們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深深感受到學校組織“以校本教學教研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專題的校本培訓這個平台,給我們創造了在新課程教學中探討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有了向更多優秀老師學習契機。為期八個多月來的校本培訓,經歷了老師們的專題培訓,感受頗多。

教師必須擁有教育的靈魂

新課程改革,歸根結底是教育思想的變革。教育思想的變革是課程改革的先導和核心,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師作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為教師的第一素養。偉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師的偉大,進而建構了教育的偉大,沒有教育思想,教師就成了一台機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信仰。教師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養能否跟得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從根本上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成敗。在學校組織的“教學論壇”、“德育論壇”上,譚水林、丁曉群、陳成等等,許多優秀的老師們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詮釋了教師教育崗位的真諦,是一份平凡人的樸實,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輕老師,在工作的起點上,薰陶著這份思想,是彌足珍貴的。

教師必須讓課堂涌動著生命的活力

學生的培養沒有和生命意識有機聯繫起來,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就沒有全面、深刻地體現出來。同樣,教育的生命意蘊得不到陶冶和滋養,教育也就顯得貧乏和粗糙。課堂教學應該充滿生活氣息——生活性教學。課堂教學應該向生活回歸,雖然生活不等同與教學,但教學一旦離開了生活,那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本了。一堂好課絕不應該孤立與生活之外,與學生的成長無關;一堂好課更應該是學生探索現實和未來世界的視窗,是學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廠和加油站;只有植根於生活世界並為生活世界服務的教學,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發課堂的的生命力,也就是從內驅力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本階段的校本培訓中,我們生化組的金國文開了一堂公開課,全組成員從教學有效性的角度分組對金老師的課進行課堂觀察。“從教學模式的設計上觀察教學的有效性”、 “從教學資源的利用上觀察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師問題的設計上觀察教學的有效性”、“從師生的交流互動中觀察教學的有效性”每個小組負責觀察一個角度,每個成員在自己的觀察角度上做好記錄,並統計分析,以數據化的觀察結果來探討課堂的生命力。每個小組成員都作了自己的發言,分析並且反思。這樣的形式,讓每個聽課者都有收穫,特別是我們年輕老師,在這個平台上,有了更多學習的機會,而且是課堂細節上的學習,很實在,很有意義。不光是我們年輕老師,相信很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最後是這次校本培訓的幾點思考:

1、校本培訓要符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才能發揮整整的作用。我校的教師隊伍特徵:老中青適當,大部分中青年教師正朝氣蓬勃地渴求著自身專業的發展,這種實際情況要求培訓既要有理論層次,又要有實際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訓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和中青年教師的能力,培訓形式上主要採取老幫青、青幫老,取長補短,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2、在培訓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將教師分成學習小組,圍坐在一起,圍繞主題進行討論。由學校出示討論題,各小組展開討論。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體交流。既有生化組大組進行的集體討論,也有備課組進行的關於日常教學的探討;既有公開課的互聽,又有課後得互評。每一種活動形式中,都得到了相應得學習探討。

3、校本培訓中多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聽課為主,聽課教師與上課教師一同研究內容,分析尋找本節課的成功與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普遍歡迎。還要反思教師自己撰寫的教學案例、實踐後要進行反思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更新觀念,改善教育行為,提升教學水平,適應社會的發展。

4、新課程提倡學生間的合作,更提倡教師間的合作。每一位教師對教學的體驗、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討論使教師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通過交流,大家取長補短,減少了走彎路,達到了資源共享。例如,校本培訓下我們備課組的常規活動,課前,有集體備課、試講,確保了課的質量。課後,本人說課,備課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討論找出本節課的優點與不足,使每一位教師都明確了一節好課的標準,指導今後的教學。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理念。教育教學與專業研究相結合是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必由之路,以校為本的校本研訓既是學生髮展的要求又是教師發展的要求。學校給我們借校本培訓,給我們創造了學習和探討的機會,作為年輕老師,在渴求自身專業快速發展的途徑上,我們需要這樣充實豐富的學習和工作內容,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上奠定厚實的積累。

編輯推薦:
國小教師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校本培訓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