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畫

一、教材簡析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教材中,八年級上、下冊屬於一個階段,這兩冊教材在編排上呈現出來的共同點是各單元仍以專題組元,但同時也兼顧文體。八年級下冊六個單元分別以

· 人民科學家的精神風采

·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 祭哥倫比亞號

· 梁思成的故事

· 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

· 我們這雙手

· 科學家的數字武器

· 細菌的啟示

· 渴望與人對話

· 東施效顰話語詞

· 保修

· 剃頭匠

· 獄中書簡(節選)

· 絞刑架下的報告(節選)

· 在出獄歡迎會上的演說

· 牛虻就義

· 囚歌

· 就義詩

· 我的自白書

· 與朱元思書

· 中國山水遊記的感性

· 三峽

· 黃山記

· 飲酒

· 歸園田居

· 過故人莊

· 田園樂

· 獨坐敬亭山

· 望岳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滁州西澗

· 江雪

· 題李凝幽居

· 西江月?遣興

· 愛蓮說

· 芙蕖

· 採蓮曲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 蘇幕遮

· 荔枝圖序

· 清塘荷韻

·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 水龍吟

· 竹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曹劌論戰

· 諫太宗十思書

· 諷諫小議

· 唐且不辱使命

· 晏子使楚

為專題內容,其中以記敘類文章為主,第三單元與傳統說明文單元相比,在語文與科學的連結上有突破性的進展,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二、教學目標

1、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各單元的“單元說明”中都依據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並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

2、 要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3、 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4、要先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莢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要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覆誦讀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三、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 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