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學校教學工作計畫通用版

一、指導思想:

在中心學校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我校教育工作全局,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構建和諧教育為主線,以安全穩定為保障,推動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加強教學工作管理和研究,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全力創建教育強校。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和行風建設

1、狠抓隊伍建設,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提高“德育為先”在學校和教師中的認識,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致力營造師生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發揮教師“言傳身教”作用。要求教師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理清思路、明確目標、落實措施、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共同塑造大榕國小積極進取、富有內涵的團隊形象。倡導融洽、友愛、互助、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改進育人方式,以心靈溝通、平等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切實加強我校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服務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對來辦事的同志,認真傾聽,耐心解答,讓來學校辦事的同志高興而來,滿意而歸。要進一步加強對教育活動的指導和督查,針對查找出來的存在問題,制定並落實自糾措施,實現自我提高。

2、加大規範化學校建設力度。認真對照規範化學校標準,堅持規範化學校建設與學校布局調整相結合,與校園環境美化相結合。搞好校園文化環境、班級文化,教導處、教室要按省的要求統一布置。努力實現校園美化、綠化、淨化,創建美麗校園,繼續推進“美麗校園”的建設,做到每一項設施、每一處景點都立足於育人的出發點,做到“一草一木總關情,一磚一瓦均育人”,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廣泛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才藝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廣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學校的凝聚力,降低學生流失率。

3、大力推進辦學行為規範化。按照“硬體從實、軟體從嚴”的原則,加強教育督導,把規範化學校建設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校規範化管理水平上。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工作,規範學校內部管理。一是全面推行依法治校,規範學校內部管理。以創建和諧校園為主線,全面規範學校內部常規管理,充分發揮學校工會、教代會民主管理職能,提高學校管理整體水平。二是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規範教育教學秩序。規範學校內部管理,規範教育資源配置,努力推進公平教育,實行常態分班,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足課時,開齊課程。確保學生的活動及休息時間,堅決禁止占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和集體補課。

(二)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加大學校德育隊伍特別是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力度,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的意見》,繼續實施“廣東省中國小班主任能力建設計畫”完善班主任培訓制度,積極組織班主任參加上級組織的班主任培訓班。完善獎懲機制、激勵機制。

2、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德育主渠道作用。首先,要加強《品德與生活》課的實效性,充分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德育資源,有計畫、有針對性地實施系統的教學活動,真正使德育課程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其次,其它各學科要結合學科內容不失時機地進行德育滲透,要把知識傳授與思想道德教育有機融合起來,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不斷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骨幹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輔導能力。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健體,促使每個學生健康成長。

3、努力探索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之路。探索建設寄宿制(或半寄宿)農村學校管理之路,通過班主任跟蹤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情況,加強這類學生的教育,經常開展有助於“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逐步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機制。關於自修問題,總的原則是:嚴格遵守上級檔案精神,對於上學路途較遠需要寄宿的學生以及個別學生或家長極力要求要回校上自習的,各班要組織、管理好。

4、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路。重視家長學校的建設,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按照“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的要求,堅持嚴格管理與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採取有力措施,與文化部門聯手,堅決制止未成年人進入成人網咖,探索創建綠色網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網路道德教育環境;協調公安、交警等其他職能部門,建立起維護學生安全的機制;構建學生課外德育教學體系,深入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要建立完善的家訪制度,加強溝通,構建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