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橋國小教學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我校教學工作指導思想繼續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素質教學和加速實施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課程改革為中心,課堂教學為重點,深入開展課題研究,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促進教師隊伍師德,師品和綜合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切實提高我校各科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在新的教學改革形勢下,每位教師又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廣大教師要加強學習,特別要認真學習為新一輪課改實驗作好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學校將組織教師在專門時間集體學習,有計畫的學習全國著名教師的課堂教學和講座,教研組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學習,個人隨時隨地學,並記好學習心得,力爭以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每位教師要正確把握各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課程實施的需要。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改革備課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狠抓教師崗位目標管理工作考評,規範教育教學行為。課前準備要充分,具體是:(要認真確定學科基本要求、擬定教學計畫、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確定教學目標、整合最佳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課堂教學要認真:具體是:(創造性地實施課程計畫、正確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料、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行為規範);作業與輔導要富有針對性,作業布置要富有彈性,能適應不同發展程度的學生。學校實行隨時督察、記載。期末將進行全面性的檢查與評價。

2、以新的課程理念,重構課程教學結構,最佳化課堂教學進程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從學生的發展著想,開展探究性學習,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方式,努力探索實踐“主動性、互動性、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模式。

3、加強備課、作業、輔導、檢測管理 .

各教研組要強化備課,提高備課質量。不僅要備知識點,更要備教法和學法。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居高臨下地評價所教知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作用。要善於駕馭教材,創新性的處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教師的備課的教案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變整齊劃一的規範化教案為個性化備課教案,讓教師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備創新型的、實用型的教案,目的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經過上一學期的摸索實踐,我們總結出以下幾種備課類型:文本與書本結合式、活頁式、資源利用開發式、常規式、電子備課式、資源共享式等六種備課方式適用於不同學科。對於作業設計、批改每位教師要認真對待,力求科學、客觀、有效,嚴禁以罰做作業來變相體罰學生,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要以年級組為單位,根據教學進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測。

4.積極推廣洋思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與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以學校制定的校本培訓工作計畫為工作內容,大力開展校本培訓活動,極力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1、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各類繼續教育培訓,提高學歷層次,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2、組織教師參加進修教研部門組織的學習,及時掌握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方法。

3、每位教師在業務學習上要做好“六勤”、“五個一”工作。“六勤”勤學課;勤聽課;勤研課;勤評課;勤跟課;勤反思。“五個一”: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活動;每月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案例;每學期上一節校級公開課、研討課詳案;每次教研活動提出一個教學上的問題,並有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每學期上交一次成型的經驗總結。

4、加強做好新教師、年輕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工作。繼續發揚老教師、骨幹教師的傳幫帶的精神。在培訓活動中強調“三心”(誠心、虛心、上進心),即老教師誠心誠意地教,年輕教師虛心誠意地學,大家都有積極向上的上進心,形成人人幫、學人人、幫人人的教學氛圍。

五、深化課題研究,利用優秀教育資源。

1、繼續進行課題研究,利用優秀的教育資源,在研究中要努力做到四個結合:把考試改革與課程改革結合起來,確立整體的課程觀;把夯實基礎和強化能力結合起來,確立科學的評價觀;把教師的科學傳授和學生的主動學習結合起來,確立互動的教學觀;把提高認識水平和培養情感素養結合起來,確立新型的師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