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備課組教學工作計畫

1.課堂教學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重要保證,具體操作可參考下表: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表

內容項目

評 價 指 標

教學觀念

1.體現“課標”精神,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的語文素養。

2.以學生髮展為本,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科學合理,體現“三維”要求。

2.教學目標有層次性,便於落實。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1.把握教材準確。

2.注重雙基落實。

3.教材重點、難點、疑點處理得當。

4.緊扣文本,合理預設,適當拓展。

5.注重學生審美、探究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

1.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

2.恰當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恰當地進行學法指導。

教學管理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課堂氣氛融洽,具有較好的課堂教學機制。

教學技能

1.教學語言得體,板書規範。

2.專業知識紮實。

3.恰當、熟練地運用教學資源。

教學效果

1.雙基落實好。

2.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關注學習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經驗等。

3.學生興趣濃厚,學習信心增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

4.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收穫。

2.過程性評價

實行過程性評價,要注意過程性評價的基本目標,即“三維”目標,注意評價的方式、方法,針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特點,分別進行評價。

(1)學生課堂活動評價

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是語文課程過程性評價的重要內容。對學生課堂活動情況進行評價,旨在引導學生反思學習行為,調控學習狀態,改進參與活動的方式、方法,提高參與活動的能力與水平。學生課堂活動評價可從課堂準備、發言情況、合作意識、注意力、思維質量和課堂紀律等方面進行。

(2)課外語文學習評價

課外語文學習活動主要包括課外閱讀、課外練筆、興趣小組活動和其他語文課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興趣,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課外語文學習,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計畫地進行,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比如朗讀比賽、歌詠比賽、書法比賽、即席發言、參觀訪問、旅遊採風、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文學作品欣賞會,舉行或參加作文比賽、改編排練課本劇、編輯文學刊物,等等。

課外語文學習情況評價可從學生課外學習計畫的制定與落實、完成課外作業的態度、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方式、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語文活動等方面進行。

3.模組學分認定

模組學分認定由學校組織實施。

高中語文每個模組學習時間約為36學時,修完一個模組達到規定要求即可獲得2學分。模組學分認定屬於學業成績測試,由三部分組成:檔案袋評價占20%,單元測試占30%,模組考試占50%。

四、具體實施

(一)教材問題

1、以講讀教材為主;

2、“自讀文本”確實要讓學生自讀、自學、自練。當然有些自讀文本,也可以變成講讀。

3、可以進行增、刪。

4、反對光教文言文,不學現代文。

(二)語文基本要求

1、語文積累、錯題本

2、優秀語段抄寫本(每周2段,背誦1段)

3、部分學生建立背誦抄寫練字本(人人過關)

4、語文練筆本(周記、隨筆)

(三)學案問題

1、課課有學案

(主要是教材的主觀題。文言文強調實詞與虛詞句式;現代文按聯考形式)

2、快餐與學案

(在市《學案》的基礎上添加、改造、挖掘、延伸)

3、學案分課前、課中、課後學案。可以是一份學案,早發下去,供學生思考。

4、講讀學案要詳細,自讀3-5題即可。

5、每份學案都要有語音、字形、病句、語用、鑑賞、作文審題或寫語段等教材之外的內容。要滲透聯考內容。

6、學案要備課組統一討論,整體印刷。學案一定要檢查,批改。

(四)加強網路教研

1、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都要給“濟寧育才教科研網”上傳資源,每周發布2個教學資源,或者是教案、學案,或者是教材見解、作文設計等。

2、養成日日看“濟寧育才教科研網”的習慣。

3、現在高中語文已經發布很多教案、學案、作文案例,以及聯考資源、國學誦讀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