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改教學小結2篇

接觸新課程已有一段時間,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有點體會,反思如下:

一、 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歷史新課程從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特點出發,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一些老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後兩者。老師們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三、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歷史新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在聽課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敢於、樂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里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歷史課改教學小結(2):

在教學改革深入的過程中,我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努力構建讓學生樂於探究、善於分析、親身體驗實踐過程的教學模式。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想像、動手、創新、合作、競爭能力和掌握、收集、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對歷史文化的認同,培養學生高尚健康的人格,在近兩年學校開放性考試方式的導向下,在課堂教學中,我不斷地嘗試改變單一、被動、封閉的教學方法,進行了開放性教學的實踐和嘗試。

開放性教學的特點應是學習目標的整體化、學習過程的個體性和學習評價的多元化三位一體。根據這個特點,我在開放性的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堅持“知識一運用一創造”結合併梯次遞進的原則,主要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自覺學習的強大內驅力。在教學中將同學們容易錯的一些問題(或概念),如“曹操是否是三國時代的人物”、“蔡倫是否是紙的發明者”、“岳飛是否是民族英雄”等,設計成對話式的“歷史診所”,讓學生進行診斷。另外,根據心理學中心理置換的理論,在初一歷史本學期課堂設問中,我有意識地設計了這樣的活動,讓學生進行競猜,如“猜猜我是誰”或“猜猜我們是誰”,例:“我曾問鼎中原,一鳴驚人說的就是我,我是誰?”、 “我們會建造乾欄式的房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人,我們是哪些原始先民”等題目,這樣既考查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又使學生在有趣的形式下愉快地完成對史料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