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年度工作小結

課堂教學案例是改進教學的抓手,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是理論聯繫實際的中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累反思的素材,調整、最佳化自己的教學決策和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三、抓教師培養

我們組培養青年教師應該說卓有成效,從章國彬、詹永寶、吳征、王陽鋼到盛江、祝張穎、項叢燕,數學組這七位青年教師個個了得,敢於擔當,勇挑重擔,真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認為這得益於備課組建設、青年教師聯盟和師徒結對等制度的有力保障,得益於我們組精誠團結,互相協作的工作作風,得益於青年教師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進取精神。象劉志剛校長、俞水軒老師和他們結對徒弟應該是我校師徒結對成功的楷模,師父全心全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悉心指導;徒弟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互相切磋,幾位年輕教師的進步有目共睹;而九年級備課組已形成良好健康的研討之風,從教材的處理到重難點的突破,從怎樣高效的分析一份試卷具體到一個試題如何講評,在不斷比較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青年教師在成長,我們的吳征老師又光榮的承擔了九年級的教學任務,而我們中老年教師也獲益匪淺。

四、抓理論學習

靜下心來讀點書,提高理論水平,我們組積極開展讀書活動,認真研讀《數學教學設計》和《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等理論書籍,交流學習心得,效果不錯,學校也投資為每一位老師訂閱教育理論刊物,鼓勵教師多讀、多寫教學心得反思、教學故事、教學案例和論文,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以理論指導、武裝我們的實踐,切切實實提高課堂效能。

這個暑假根據市教科院和學校的部署,我們數學組認真研讀了陝西師大羅增儒教授的《數學解題學引論》一書,其中的觀點深有體會:對數學教學而言,不僅要把“題”作為研究的對象,把“解”作為研究的目標,而且也要把“解題活動”作為對象,把學會“數學地思維”、促進“人的發展”作為目標。解題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解題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內容;(2)解題是掌握數學,學會“數學地思維”的基本途徑;(3)解題是評價學習的重要方式。解題就是“解決問題”,即求出數學題的答案,這個答案在數學上也叫做“解”,所以,解題就是找出題解的活動。小至一個學生算出作業的答案、一個教師講完定理的證明,大至一個數學課題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一個數學技術套用於實際構建出適當的模型等,都叫做解題。教學中的解題是一個再創造或再發現的過程,解題教學的基本含義是,通過典型數學題的學習,去探究數學問題解決的基本規律。波利亞在《數學的發現》序言中說:“中學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解題訓練。”他還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掌握數學就是意味著善於解題。”所以我認為,作為數學教師首先自己要善於解題,要想你的學生遠離題海戰術,我們老師自己要深入題海戰術,波利亞說:“你想學會游泳,你就必須下水,你想成為解題的能手,你就必須去解題。”弗里德曼也說:“尋找解題不能教會,而只能靠自己學會。”其次教會學生解題,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法,從簡單模仿、變式練習到自發領悟、自覺分析,學會像數學家那樣“數學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