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學期國小部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為了督促教師更好的搞好教學工作,在常規檢查的同時,對某些年級或學科的教案和作業進行抽查。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分別抽查了六年級和三年級的教案和作業。常規檢查的量比較大,有些問題不易發現;抽查的量相對要小一些,檢查的更細緻一些,有時還可以“解剖麻雀”,進行案例分析。抽查一般具有針對性,是對常規檢查的有效補充,二者要有機結合。

十一月份,由教導處牽頭、各部門配合,搞了一次教案和作業展評。展評的目的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平時的檢查中,有些老師往往對教導處的檢查結果不認同,有些老師總以為自己的教案寫的最好,通過展評,讓老師們自己去看,自己去比較,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評價教案,這比平時提要求更有效。有些學生的作業一直寫不好,“亂”字當頭,老師想了各種辦法,收效甚微。通過作業展評,讓學生自己去看,“為什麼別人的作業那么整齊?”這比老師平時喋喋不休的說教更有效。

(三)在八月二十七日和十一月二十四日召開了兩次六年級教學工作專題會議,探討六年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畢業班是學校的視窗,畢業班的教學成績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生源和聲譽。學校十分重視畢業班的教學工作,為畢業班選配得力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評先選優和職稱晉升方面向畢業班教師傾斜,對畢業班的各項工作優先支持。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把畢業班教學工作列為一個專項工作進行督察。每學期召開專題教學分析會和學生家長會。通過以上措施,調動了畢業班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為最終取得優異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六年級教學分析會上,經過大家認真的探討分析,一致認為,本屆六年級有三個優勢和三個劣勢。三個優勢是:(1)任課教師是歷年來配備最強的,語數外三科的骨幹教師擔任教學;(2)學生基礎較好;(3)和上屆相比,學困生比例下降。三個劣勢:(1)學生兩極分化,中間生數量偏少;(2)周邊農村學生較多,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不夠;(3)英語教學壓力大,競爭激烈。我們的工作思路是:抓兩頭帶中間,以點帶面;進行家訪,尋求家長的支持,不放棄一個學困生。要求六年級任課教師充分認識“三優三劣”,發揮優勢,轉化劣勢,各學科互相配合,任課教師團結一心,工作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把平時的教學工作做細做實,爭取明年取得優異成績。

(四)按照《xx區國小教學措施11條(試行)》的要求,嚴格執行課程計畫。對課程計畫所規定開設的各門課程,尤其是地方與學校課程,如勞動課和寫字課安排在課表上,還有具體的老師負責上。其它課程如音、體、美、計等,都能按照要求開足開齊。期中考試後,將40分鐘和35分鐘課調整到原來的45分鐘課,每天由七節課變為原來的六節課。在教師的任課安排上,根據所學專業和愛好特長安排授課,做到人盡其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一個人儘量帶平行班,避免一人多課頭。

二、充分發揮教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以研促教,以教帶研,以各種教學活動為載體,把教研滲透到教學中,克服“為教研而教研”的片面做法,樹立教研為教學服務的思想,全面開展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