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數學教學經驗總結

我在這裡發言,所說的很多東西,其實不是我個人的,是我們這個備課組集體的行為和理念。比較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深入鑽研學科內容,深層把握高中數學。

這幾年,幾乎做遍了所有聯考試題,各地最新模擬題也大量收集,研究。還是五六年前,辦公條件哪樣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我每天下午改完作來,我就去上網了,不是去玩遊戲,我是去下載各地最新的模擬題,然後把這些題重組成一份題,這是非常花功夫的,一份題重組下來,至少六個小時,上班時間不夠,課餘時間也用在了這方面,這幾年帶高三一直就是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不多,發表的論文也不多,但是看的題多,組的試卷也多,對高中數學怎樣考,重難點應該把握的比較深透了。

2.講課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要生動有趣。

越是低年級,越是要生動有趣,如可以在一堂課的中間學生疲憊時講一個小故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學生感覺興趣的話題,短小,不沖淡教學內容,或者與教學相關的內容,反正這時學生學習效率低,說些課外的也行,學生認為教師也不是古板的教書匠即可。當然到了高年級,學生考學的壓力,主動積極投入學習中了,這方面這相應少一些,主要突出學科方面,如何培養學生能力了。第一堂課不要搞的題目太難,一定要讓學生聽懂,教的好不好,家長先問的是上課能不能聽懂,上課選題太難,好多學生聽不懂,這堂課就是失敗的,學生認為你不會講了。還有前幾節課,要找些精彩解法的題,就是為了顯示自己,搞一題多解等,讓學生服氣。保國調一中那年,我接下了他原先帶的班,怎么樣立足,我講了一個數列題,一題多解,四五種解法,又容易理解,一個解法比一個解法精彩,學生下來就說教師講的不錯,哪么多解法,把題目解法本質顯示出來了,把一大類題如何處理講出來了,當時就服了,這個教師不錯。

3.第節課每節自習都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主要是自習課,做那部分題,明確到位,不要說你們自己隨便看吧,我也試了隨便看吧的效果,由於現在學生自學能力不強,讓他們隨便看,往往半節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整個自習堂亂說話的,玩耍的,亂烘烘的,沒有一點效率,後來上課就乾脆髮捲子,或者做哪些題,看哪些內容,要求非常具體,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自習堂上非常安靜,再沒有哪亂烘烘的情境了。

4.一定要抓作業檢查落實。

作業布置了,一定要檢查,落實。學生都是有些懶的,布置的作業你不去檢查,一般他們是不會老老實實地做的。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的呀,要不是領導讓寫一些東西,讓我在這發言,我才不會總結這些年的教學經驗教訓呢。

5.第一時間發下考試卷,第一時間批改完作業。

每次考試,不管是月考還是期中期末,總是在第一時間把捲髮給學生,和其它科相比,有好多次數學試卷都是第一個發下。這一方面表現了教師的工作效率,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試想,一份試卷,你放哪一星期了還沒有改完,學生對這份考試題的激情早就沒有,對學習的熱情,期待,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也會淡化。

6.滾動式複習。

是向後複習的同時,要兼顧前面已經複習的內容。複習時每周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再去前面已經複習過的章節,我們使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如課堂小練習,再如每周綜合考試一次,內容正在複習章節內容占70%。以前已複習過的內容占30%。因為第一輪複習歷時較長,所以採用滾動式複習顯然優於地毯式複習。

7.先練後講,不練不講,以考代練,練不會考會。

這是數學組這幾年一直堅持的做法,效果不錯。我校自習都分給了教師,這樣教師容易講的多,學生就會少了自我練習,自己去悟的時間。四分講六分練。堅持練為主,講為輔,自習時間最好是要學生練,布置好練習內容後,學生做題。學習成績好,是通過多種途徑形成的,教師講有講的好處,學生練有練的優勢。

要先練後講,即使題目講不完,也不要占學生晚上的數學練題時間。題目是講不會的,要先練會,練不會再考,以考代練,只有到了考試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還沒有念,考試最能使學生反思總結。考不好時會痛苦,痛苦時才能反思,總結,深思,深刻,經久不忘。才能激發鬥志,悟透要學的東西。

8.注重過程教學。

在教學中,應當注意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更要重視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的展示。不少教師認為,學好數學就是要將概念、定理、公式記熟,而忽視了對它們的過程教學,從而導致了學生對概念、定理、公式理解不深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要積極全面地準備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主動思考教師為他們準備的問題,讓他們依靠自己的實踐去獲取知識,從中體會發現的樂趣。在習題教學中也是這樣,在講解一個題目時,要把思路方法的獲得過程說給學生,然後升華為一類題的解法。

9.始終倡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