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本學期三月底我接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現將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體會總結如下:

一、自修內功

初次接觸國中生大班授課,我認真鑽研語文教材,備課抓重點難點,理順教學思路,做到對學生負責,戰前有準備,有的放矢,期穿楊之功,

二、三個"結合"

(一)課內與課外結合

課前引導學生明確課文學習目的,課前做好預習,比如,每篇課文的生字詞,寫作背景,課文大致內容要求學生於課前梳理一遍,課堂適當抽測,了解學生(尤其是學習自動性欠缺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是點滴積累。

每學完一篇課文,督促學生及時完成練習冊,另外布置一定量的針對性作業,突出學習的基礎和重點。每周布置周記,堅持批閱,評語多肯定多鼓勵學生,為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二)收與放結合

每篇課文教學,重點教學課文力求細緻,尤其古文單元課文,在疏通文字的大意上要求準確把握字詞句,包含音、義、詞的用法,特殊句型等,一一地毯式掃描後,再從文言文的信、達、雅三大翻譯原則教學生把具體文言文句子翻譯為白話文。多數學生的基礎薄弱,學習古文比較困難,學習態度比較消極,我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要克服學習的困難,要堅持住。和學生講自己中學時代古文學習過程中的體會。

在把握教學重點的前提下,相關課文篇目的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延伸,這裡有一個問題,課後與學生交流當中,學生表示對有些知識費解。比如上《雷電頌》,講到屈原,由此而及《離騷》,再及詩騷兩大文學源頭與傳統。這些知識文學學科術語性強,後來注重通俗性的解說。私下認為,語文學習注重文化底蘊,這個底蘊的加厚在於積累,有些課文背景直接牽涉到文史知識的滲透。了解這些對解讀透一篇文章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有限的課堂,適當薰陶,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不求學生全部領會。

"老師,您講的有些知識雖然好玩,但是對考試沒有幫助。"部分學生對我說,我說你覺得好玩就不覺得學習語文是苦的了。應試教育毒害學生心靈的自由發展,學習李白的詩,不妨也來點太白的逸事,調節一下氛圍。

(三)知識性與德育性結合

語文教學不能短視,學習語文的知識性只是表層的東西,通過一篇篇課文的教學,領悟裡邊的人文情懷,這些才是精髓。孔子講: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比"文"重要,學生成長過程之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對個人社會才是最重要的,其實學語文就是為了更好的學會表達,從而弘揚人文精神,踐行人文精神。我時常給學生講,這就是學語文的大境界。這是我私下的一點教學理想,當學生調皮打鬧,不能生髮共鳴的時刻,大有一點悲愴的意味。教學中我心靈遇到的所有困擾,統統都會後退。

三、課堂教學藝術

我執教時間不長,尚需成長。有幸地了解到洋思教學模式,在學校組織的教研課中,我堅持聽國中組老師們的示範課,用心去領悟和借鑑老師們的教學方式方法,獲得許多教益。另外,結合學生們這個該哭該鬧該唱的年齡段的整體特徵,我個人的些許摸索如下:

(一)激情、通俗和生動

學習《行路難》,我拿起水杯當酒杯,來一段背誦,帶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下一次課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學生說:"李白"來了。學生也笑了,我也笑了;八(一)班學習韓愈的《馬說》的寫作藝術:第一個學習要點:托物寓意。這個寫作技法學生領會起來覺得很難,列舉學過和沒有學習過的篇目闡明課文怎么使用這個技法後,我大聲問:同學們還要不要學深一點?學生一臉期待,我說,第二點:不平則鳴。講透後,再次大聲問:同學們這篇課文還有再挖掘的地方嗎?學生呵呵笑了:老師,太難了,我們受不了了。我大聲說還有:以文為詩。再次引導學生理解一通,不妨把這篇文章當作一首寓言詩來讀。當然,這些涉及到《古代文學理論》方面的知識。後生後學,自然難以理解,醉翁之意在乎點燃學生的鑽研熱情,學習忌諱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