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要點

12.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按照內容全面、主體多元的原則,結合績效工資改革,進一步完善教師考評方案,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堅持教學質量評價新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建立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加強對學生課堂提問、作業展評、實踐活動、標誌性成果等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實施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3.建立學科教學跟進式指導制度。教務處要有計畫的到教研組指導教學改革。教研組長要率領本學科骨幹教師團隊,系統研究所任學科的教學計畫、教學設計以及教學評價方案等,並做好對教學的跟進指導。以學科跟進制度為抓手,強化學科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破解課程實施難題,提高課程實施水平。通過跟進式指導,加強學科建設,精心打造品牌學科。

14.完善高一、高二過程性教學質量檢測機制。教務處要加強教學的過程性評價,教學評價要由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轉變。要關注學生髮展全過程,建立健全高一、高二教學評價制度,強化高一、高二評價管理,通過強化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真正達到“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最佳效果。

(六)深入研究,加強管理,切實提高複課質量

15. 繼續推進目標責任制,確保工作目標的全面完成。要立足學生實際,制定《xx中學XX年高考複課實施方案》,分科、分班、分段細化高考目標。高三年級建立全面的學生培養檔案,落實責任教師,採取跟蹤式、小班化、個性化輔導等辦法,實行滾動式管理,全面提高教學成績,進一步提高本科上線率,努力使更多的學生進入高校學習。要在學年初確定尖子生培養對象,臨界生轉化對象,完善尖子生培養和臨界生轉化機制,落實領導包抓責任制。

16. 研究和把握新課程高考的方向和要求。高三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程高考的方向、特點和要求,制定科學嚴密、便於操作的學科教學計畫,努力實現高三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17. 加強高三教學調研指導。重點調研和督查各教研組對新課程高考方向及要求的理解與把握情況、高三教學計畫的制定與實施情況、 “四清”(堂清、日清、周清和月清)教學要求的落實與反思情況等,並及時反饋,督促整改。

三、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夯實責任。進一步明晰主管領導、教務主任、教務副主任和教研組長職責,不斷強化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對工作高標準、嚴要求,確保教學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

2、強化研修,提高水平。教學管理人員必須有計畫的深入學習管理理論,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同時要努力提高教育技術能力,藉助科學的管理軟體進行高效管理。

3、完善規程,嚴格考核。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和教學常規,編制教學管理工作手冊,精心策劃各項教學工作的管理流程,並嚴格執行,不斷充實完善,使教學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查,獎罰有據有理。